摘要:吴启瑞正是毛泽东一直在寻找的恩师——王立庵的儿媳妇,她的丈夫是与毛泽东有着世交的王人路。至此,俩人开始有了交集,王立庵是毛泽东的数学老师。”王立庵边开始泡茶边对毛泽东说到。王立庵听到后喜不自禁,也主动邀请毛泽东来家中进行专项补习。自从在王立庵的规劝之后,毛泽东一直都在自学自然科学,定下在30岁之内补齐数理化知识。“教育强国,教育是立国兴国之本,没有昌济和立庵先生这些教师,我毛泽东哪会有今天?
毛泽东收到无锡信信的落款是“吴启瑞”
1950年,毛泽东收到了一封来自无锡的信,信的落款是“吴启瑞”。毛泽东拆信一看,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信中内容:
“……万乞主席睹世交之谊,垂念小儿等孤苦体弱毛泽东收到无锡信信的落款是“吴启瑞”,特予提携,准予小女心月和小儿心丰、 心支加入苏南区干部子女班。”
吴启瑞正是毛泽东一直在寻找的恩师——王立庵的儿媳妇,她的丈夫是与毛泽东有着世交的王人路。
1948年年底,年仅49岁的王人路因脑溢血去世。临终前,他叮嘱夫人吴启瑞:“毛泽东与吾父交厚,如我不幸早卒,则8个孩子全靠你了。将来如有为难之事,你可去找毛大哥。”
吴启瑞一个女人,要独自抚养8个子女,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特别是在子女上学的问题上,她实在走投无路,只好硬着头皮给“毛大哥”写了封求助信。
很快,在当年的七月,吴启瑞就收到了毛泽东的亲笔回复,告知她困难已得以解决,对吴启瑞一家的关怀也跃然纸上。回信写道:
“启瑞先生:五月来信收到,困难情形,身为系念……你是8个孩子的母亲,望加珍重,并为我问候你的孩子们。
短短几天后,吴启瑞的三个小孩已安排到苏南干部子弟班上学。生活方面的困难,她可以持信找苏南区党委书记陈丕显同志寻求帮助。
收到毛泽东回信的吴启瑞,惊喜万分,也心存感激。小孩的读书学校已妥善安排,学费全免。学校还安排吴启瑞住校,以方便她照顾子女。这些关怀瞬间让这位单身母亲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
其实,在建国后,毛泽东曾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的求助信,都是寻求在生活或工作方面的帮助。但即使是自己的亲人,毛泽东都断然拒绝了,坚决不开“裙带之门”。他以身作则,不任人唯亲。
但对于吴启瑞的请求,毛泽东却打破常规,亲力亲为的为其解决困难,这其中有什么隐情呢?这要从吴启瑞的公公王立庵,与毛泽东之间的一段师生情缘说起。
01 诲人不倦的好老师
王立庵是湖南著名的数学教学专家,小有名气。在1913年8月-1920年7月期间,他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任教。毛泽东在1914年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至此,俩人开始有了交集,王立庵是毛泽东的数学老师。
学生时代的毛泽东是妥妥的学霸一枚,国文和历史成绩名列前茅毛泽东收到无锡信信的落款是“吴启瑞”,文章文采斐然。学校的很多老师都对他赞不绝口,也深受杨昌济、袁仲谦老师的喜爱。但他偏科太严重,数学成绩总是不及格,全班倒数第一。他经常不来上数学课,或者在数学课上看国文书籍。这可愁死了数学老师王立庵,并对毛泽东这种对待文理科不同的学习态度感到非常诧异。
在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后,王立庵也觉得毛泽东是一个可造之材,才华横溢、勤奋好学、思维开阔。所以决定不放弃毛泽东这个好苗子,而是打算好好开导和帮助他提升数学成绩。
一天,毛泽东数学课又旷课了,只是让他的好友周士钊带来一张病假条。王立庵将信将疑,决定去探个明白。当时他去宿舍时,不见人。再赶到自习室时,果然,毛泽东一个人正坐在窗边的桌前,全神贯注地在看书,边看书还边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
此时,王立庵已走到毛泽东的课桌边,但毛泽东因看书太投入而未察觉。王立庵立即从毛泽东手中夺过书一看,原来他正在读的书是《读史方舆纪要》,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的地理书籍。
毛泽东猛惊的一抬头,露出尴尬的笑容,脸上显出一个大写的“囧”字。只见他恭恭敬敬地站起来,等着老师的训斥。此刻的王立庵老师表情严肃,但并未对毛泽东恶语相加,而只是从上衣里掏出怀表看了后心平气和地说道:“润之,时间不早了,我还有课要讲。我想与你沟通下学习的事情,下周天你到我家里来,你看行吗?”
毛泽东满口答应,并在周天的早上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王立庵的家里。
“润之,你先座,我来给你泡杯茶。”王立庵边开始泡茶边对毛泽东说到。
“辛苦老师了。”毛泽东一边回答王立庵,一边仔细观察着老师的书房,只见书房里的藏书琳琅满目,不仅有数理化方面的书,还有很多人文、历史、外文方面的书籍。看起来,老师不仅是数学方面的专家,还是位“通才”!毛泽东心里顿时升起一股对老师的敬佩之情。
王立庵将泡好的茶递到毛泽东的手中,两人坐下后。王立庵温和地问毛泽东:“润之,我发现你很爱专研文、史、哲方面的知识,但为什么不喜欢数学呢?”
“王老师,我认为,在当今的中国,国家的振兴必须从改良国人的思想入手,而这些需要依赖于社会科学才可以做到,其中哲学、历史学和教育学都是改造国民思想的利器。而其他学科,根本起不了拯救国民的作用。”毛泽东将自己的想法全盘托出。
听完毛泽东的回答,王立庵心中的疑问终于放下了。
原来,毛泽东的偏科不是因为兴趣问题,而是因为他从国家大局出发,为自己的理想在学习。这种高瞻远瞩的格局,也让王立庵暗暗佩服。
“润之,你刚讲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社会科学确实重要,但自然科学也不能荒废。”此时的王立庵已经不再是站在老师的立场,而是站在知已的立场,继续对毛泽东娓娓道来:
“总之,你看,目前的世界格局变化特别的快速。西方各国和邻近的日本都已进行了工业革命,迎来了科学时代。而中国现在远远落后这些国家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懂自然科学的人太少,导致生产力落后。”
王立庵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语重心长地继续说到:“听闻你已经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他们也和你一样,非常关注社会变革。但是他们对自然科学也非常的精通。对吧?”
听完老师的一番话后,毛泽东陷入了深思,也明白了老师的用心良苦,同时也看到了自己在认知方面的偏差和短浅。
他立即回应老师:“感谢老师的教诲,我决定暑假不休息,将落下的数理化知识补起来。”
王立庵听到后喜不自禁,也主动邀请毛泽东来家中进行专项补习。
1915年整个暑假期间,毛泽东每天上午都到“李氏芋园”王立庵家里补习数学课,中午则在老师家中吃饭。后来因王立庵心疼毛泽东在炎热的夏季往返于学校和“芋园”之间的辛苦,就让毛泽东搬到“芋园”内的公言杂志社寄宿。
通过两个多月的恶补,毛泽东很快就将落下的数学追赶上了。王立庵还送给毛泽东一本手抄的“数学秘籍”,里面全是数学公式和定律,方便他随时复习。
老师王立庵对学生毛泽东的爱护和帮助贯穿了毛泽东的整个学生时代。
自从在王立庵的规劝之后,毛泽东一直都在自学自然科学,定下在30岁之内补齐数理化知识。在之后的岁月里,他又不断叮嘱在苏联留学的两个儿子毛岸英和毛岸青:“惟有一事向你们建议,趁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
1915年,学校向贫困学生征收10万元学杂费。校长张干认为是毛泽东带领学生闹事,要驱逐他下台,决定将毛泽东开除。最后,在王立庵和全校老师的据理力争和力保下,校长张干只好收回决定,改为给毛泽东记大过处理。
后来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当得知他缺少资金时,王立庵立即筹款了500元交给毛泽东,支持他。在书社首次的理事会上,王立庵还推荐毛泽东为特别交涉员。
在师生的相处中,王立庵与毛泽东逐渐建立了“亦师亦友”的情谊。王立庵的儿子王人路也与毛泽东交好,亲切地称他为“毛大哥”。
后来,毛泽东就踏上了革命的征程,也渐渐地与王立庵一家断了联系。1926年王立庵因病去世。在他的弥留之际,仍深深地挂念着这位优秀的“偏科”学生。
02 不忘恩师,接济后人
1960年6月,毛泽东在视察完上海的工作后,派车将吴启瑞从无锡接到了自己的住处。
看到吴启瑞一进门,毛泽东高兴地从沙发上站了起来,笑脸相迎,并拉住吴启瑞的手,亲切地说:“吴老师,你好啊!”
吴启瑞看到眼前这位身材高大,十分和蔼的毛主席,又激动又紧张,竟讲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毛泽东见状立即邀请她坐到沙发上,很轻松地与吴启瑞拉起了家常。一起回忆往事,当谈到恩师王立庵时,毛泽东神色感慨地说:
“王立庵老师对我恩重如山周易学专家,从来不会因为我数学成绩不好而歧视我,而是尽力帮助我。后来我才知道老师已过世。记得立庵先生的生辰是1867年8月19日,算来当时再过6天,先生便可享六十大寿了!”
当谈到此时周易学专家,恩师王立庵当时无微不至照顾自己的画面,在毛泽东眼前一直闪过。他不由得长叹一声:“兹人不得见,惆怅无已时。”
这些情景也触及了吴启瑞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两行热泪簌簌直落。整个人也逐渐放松下来了。
毛泽东接着问起了吴启瑞孩子们的情况,当得知她有一个女儿也是老师时,毛泽东十分开心地说:
“立庵先生是教师,他的女儿是教师,儿媳也是教师,他的孙女也是教师,你家可称是教师之家了!现在明夏(王立庵的二女儿)在北师大附中当教师,我女儿李讷就在她那里读书,我是支持她将来也当一名人民教师的。”
“教育强国,教育是立国兴国之本,没有昌济和立庵先生这些教师周易学专家,我毛泽东哪会有今天?” 毛泽东时刻都铭记着老师们对自己的恩情。
随后,毛泽东还询问了吴启瑞一家人的生活和经济条件等问题,不断鼓励吴启瑞照顾好8个小孩的读书和日常生活。最后又将自己的300元稿费赠给吴启瑞补贴家用。在离别之前,毛泽东还邀请吴启瑞合影留念;分别时,毛泽东亲自将吴启瑞送到了门口,再次叮嘱:
“吴老师,多保重!请代我向你母亲和孩子们问好!”
吴启瑞为了表示对毛泽东的感谢,回家后将全家福照片寄给了毛泽东。
不久之后,吴启瑞还收到了毛泽东寄来的他们在上海的合影和一套《毛泽东选集》。当时这套书很难买到,吴启瑞在给毛泽东写信里提到过,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毛泽东都记在了心里。
1961年临近春节时,想起吴启瑞一家的生活困难,毛泽东又将自己的1000元稿费交给了秘书,并让秘书代写书信一封:
“吴启瑞同志,毛主席嘱:写信转告你,一月二十五日的信他已看过,很感激你,并寄上1000元,以济眉急,作为赠送,不要还的……祝春节好!”
这笔钱在当时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解决了吴启瑞生活上的燃眉之急。她的8个子女也都顺利地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孩子们这些出色的成就,不仅是对他们爷爷王立庵的告慰,更是对屡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毛主席最好的回报。
其实,毛泽东对王立庵后辈的关心,只是回报师恩的方式之一。
毛泽东尊师感恩,让人感动和敬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