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学 养生是践履天道我们的生命为天道所赋予是一种养生文化

佚名 次浏览

摘要:真要弄懂了中华养生思想,也就掌握了《周易》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具体到养生修炼,《大学》说:“修身在正其心。其实,也就是《周易》“乐天知命”之乐,儒家“乐在其中”之乐。

周易养生是践履天道我们的生命为天道所赋予是一种养生文化

□刘长林

养生是《周易》与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居于核心地位。真要弄懂了中华养生思想,也就掌握了《周易》与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一种养生文化。

养生是践履天道

我们的生命为天道所赋予,是天道运行的一部分,所以它不完全属于我们个人。《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系辞》)。故养生首先是一种愉悦的践履天道的道德行为,是自觉地执行天命的一种责任,同时又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天地自然之道、人类道德之道、养生爱物之道,三者是统一的。一切合乎性命道德的行为,本质上就是养生;而一切养生活动都不应当离开天地性命的原理、原则,都属于天道践履的一部分。

因此,养生并不是纯属个人的行为,更不可单从医学生理学的角度来理解它的意义,确定它的价值。

儒家认为周易学 养生是践履天道我们的生命为天道所赋予是一种养生文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尽孝道,自己身上的一毛一发都为父母所生,敬父母就应当爱身体。健康的身体是施仁行义、报效天下和传宗接代的保证。

道家认为,身体为天地所养,“吾身非吾有也”(《庄子·知北游》),所以养生不是因为贪生恶死,而是人们“法自然”、“合天德”所必定要做的,是大道之行的体现,同时也是为了过一种高洁无浊的生活。

可见,依中华传统,养生是出于道德的要求,是一种应分的庄严义务。一个有道德的人应当重视养生,养生的动力也应当来自道德的命令。把养生纳入道德范畴,养生才能有正确的目的和方法,才能产生足够的动力和毅力。

养己、养人、养物,三位一体

《周易》颐卦提出,养生须依靠自己,不能仰赖他人。《颐·彖》说:“养正,则吉也。”意思是,养生是好事,但一定要依从正确之道,才会有好的结果。

何谓养生的正道?“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颐·彖》)。颐卦认为,养生是一个伟大的整体概念,不能单纯从个人的角度去理解,不能把养生仅仅看作是养自己。一个投入养生活动的人,既要养己,又要养人;既要养人,还要养物。养己、养人、养物三者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比如,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之养,也就是养己之德,而养己之德又有益于治气养身。推人及物,泛爱众生,使万物和谐,共存共荣,其结果又有利于养育人类。

《周易》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咸·彖》)。依《周易》,此“天地万物之情”周易学,一曰生,二曰聚,三曰久,系宇宙之普遍的命、性、理,也可谓大理。它们是《易》作者“推己及人,推人及物”的生命体验,揭示了人和万物作为生命整体共通的本性。

“生”,方有自我的存在及生命的延续;

“聚”,指人与人、人与万物共存、共荣、共享;

“久”,是出自生命本性的内在欲求。

这三“情”的提出和认同,等于宣称:人和万物作为宇宙大家族的成员,都有生存和延续的权利。

因此,人和人之间,人和万物之间,应该树立相互尊重的关系。君子“通天下之志”,不仅为自己的生存创造条件,还考虑他人、他物的生存。不仅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尊重他人他物的生命。故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自我、他人、万物,这三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惟有三者都得到很好的养护,我们大家才能很好地生存。所以将养己、养人、养物恰当地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养生,才是合于天德的养生之道。

《周易》还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其道甚大,百物不废”(《系辞下》)。老子也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第27章)。这就表明,养生不光是为了延续生命。在天的赋予下,每人每物都各有其特性,各有其使命,我们都应给予尊重。因此,养生的内容还包括发掘和培养每个人、每一物的禀赋、特长和个性,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它们充分展现出来,实现它们的特殊价值。

可见,中华文化所主张的养生,实际上包括优化和美化自然,创造最佳的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而养己、养人、养物的统一,也就是养生、修德和治世的统一。

基于以上,易、儒、道都特别强调,道德情操高尚为养生之首要,而且直接有益健康。《大学》说:“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胖”,读音盘,指身体安适。意思是人的道德高尚,则心境宽广,神清气爽,从而气血通畅,身体健壮。《易传》也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文言》)。君子行合中道,内怀正德,这使他们精神饱满,心生愉悦,以致四肢强健,事业有成。

我们知道,养出于爱周易学,养生的前提是爱生。所以我们要美化道德情操,把爱己、爱人、爱万物统一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孔子说“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的道理。

返还天道元神

中医学将人的生命分为神和形两个方面,这两方面对于生命和健康缺一不可。但是,二者相较,神重于形,神主形从,故在养生过程中,养神优于养形。《易传》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说卦》)。强调了神的主导和创造作用。具体到养生修炼,《大学》说:“修身在正其心。”《淮南子》则更明确提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泰族训》)。当然,神重于形并不意味形不重要,生命的理想状态是“形与神俱”,“形神紧抱”。

中华养生学认为,人的生命之“神”分先天、后天两种。先天神又称元神,后天神又称识神。元神源于天道,为天地所赋,包括生命的原动力、生长和衰老的控制功能、观照世界的本能以及最基本的道德原则,存于命门和心。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形体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自觉意识,此自觉意识即后天神,或曰识神,其职能是感知具体事物,适应和利用外界环境。人之形体和识神有自己个人的特殊要求和取向,常会与元神发生矛盾。养神的宗旨就是发挥识神的能动作用,将后天神引入先天神的轨道,充分发挥元神之生命与智慧的潜能。而道德情操的提升和静心内守修炼是返还天道元神的根本途径。

中华养生的目标不仅在祛病健身,延缓衰老,而且力求返老还童。这种大胆的设想和实践以中华哲学的圜道理论为依据。《易传》说:“乾,为圜”(《说卦》)。天道运行在我们生存的范围内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循环,人身的生化过程也由无数大小循环组成,且与天道联系在一起。

中华养生学在圜道思想的基础上,聪颖地提出了人体生化可逆性原理,简言之,就是有限度地恢复青春。实践证明,完全返还是不可能的,但是局部的,一定程度的返还,如白发变黑发,老牙换新牙,花眼不再花,脸上皱纹消失,皮肤重现光润,女性闭经后重来月经等等,则是可能的。

我们知道,直线式运动越往前走,离起点越远。而圜道运动,一直朝前走,结果却回到出发原点。所以,尽管时间一往直前,不可逆转,但沿圜道运行却可返回原处,这就为人的生命局部地返还年轻提供了可能。

体育竞技是直线式运动,越是激烈,消耗生命潜能越快。它对于激活和促进人体生化过程有好处,但必须适度,否则会减少寿命。如人的心跳最多80亿次,细胞分裂次数也有极限,不能不节省使用。

中华养生学认为,生命过程是先天潜能展开和实现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耗散的过程,所以周易学 养生是践履天道我们的生命为天道所赋予是一种养生文化,个体生命作为整体不可能返老还童。但人的生命过程参与世界物能大循环的同时,其生命的内部,生命与外部世界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局部的小循环。这些小循环会直接影响个体生命过程本身。它们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是关闭或不够通畅的,而养生修炼会有选择地开启和优化其中那些有益的小循环。这样,就有可能在顺从元神和宇宙大化的同时,清扫体内积垢,收集并利用自然界的有益物能,使已耗散的生命潜能得到恢复,使人体内的某些重要的生化指数,向年轻化返还。衰老的本质在于机体有序性降低,混乱增加。养生修炼正是要通过对人体内外众多循环运动的巧妙开发和利用,使机体恢复秩序周易学,减少混乱,即所谓“返本回元”。

如何保持长久快乐

健身和修炼活动须要专门的时间,而日常生活中的养生更为重要。建立正确的幸福观,经常保持快乐、自在、充实的心境,既会给自己带来健康,也会为他人养生创造条件。

追求快乐,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权利。易、儒、道认为,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源于践履天道。

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其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其乐何在?圣人“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其乐在得道而与天同也。故《易传》说:“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上》)。

常人往往置身于大化流行之外,以主客对立的眼光看世界,这样就会以一己(或集团)一物的得失来感受忧与乐。这样的忧与乐总会相互缠绕,相伴而生,使人永远摆脱不了烦恼。

道家追求的是没有悲苦忧愁相跟随的长久的快乐。庄子说:“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让王》)。这里所说的穷通,指个人事业的顺与不顺。得道者之乐不在个人有所得,而在自己的行为合于道德,即与天相通,与人及万物相和,故无论穷通,都心安理得而乐。至于具体作为的穷通,就像寒暑风雨循序出现一样,得道之人“心无挂礙”。可见,道家之乐,是高尚的精神之乐,庄子称之为“天乐”。其实,也就是《周易》“乐天知命”之乐,儒家“乐在其中”之乐。

这种快乐观的基础是消除物我对立。把个人与天地、自我与社会、物质与精神视为一个大化流行的整体来对待,就有可能扫清一切烦恼。因为事实上,一切烦恼和绝大部分的不快乐,都来自于精神上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如果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将自我的生命、理想和行为融入宇宙的大化流行,那么人与天地、与他人、与社会、与自我的种种矛盾,就不会在心理上形成滞障,不仅不会引发烦恼,反而会在合于天道的思考与行动中化为一种快乐和享受。

这种快乐不是享受某种结果,不是享受某种对象。对象性的快乐必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主客对立为前提。这样的快乐定会引导人们滞着和贪恋物相而有所执著。无论何种物相,一旦执著,就会患得患失,成为生命和精神的牢笼。所以对象性的快乐一定伴随着烦恼。易、儒、道和大乘佛法追寻的是解脱自在,无住生心,不受任何物相的束缚,因而能够在物相中畅游。这是对合于天道的过程与变化的享受。只有不困于物相的人,能够与万物为一体的人,才能有这种享受,才能获得真正、持久的快乐。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