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放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风筝”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沃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向来不易,一只小小的“哈氏风筝”背后,是几代人的心血与传承。
北京师范大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
放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风筝”
哈亦琦(右)向北京师范大学捐赠“哈氏风筝”代表作“洪福齐天燕”
■本报见习记者 许悦
伴着春风仰望天空易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吗,雄鹰、蝴蝶、蜈蚣等各色风筝成了主角。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中写道:“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也是从古至今人们踏青春游的一大乐趣。然而,又有几人真正了解过一只纸鸢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与内涵。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就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氏风筝”及其传承人迎进了校园。
此次“哈氏风筝校园行”系列活动包括了哈氏风筝展、风筝主题书展、风筝史话讲座以及风筝制作体验活动,师生不仅可以到图书馆欣赏精美的风筝、学习风筝知识与文化、聆听风筝的历史与故事,更能体验风筝制作技艺,在春日放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风筝”。
让非遗走进校园
瘦燕、肥燕、鲇鱼、凤凰、桃福双全、钟拍子……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大厅,各色的“哈氏风筝”在书海中圈出了一片不一样的天地。“哈氏风筝”校园行活动开幕式还未开始,小小的展区内就已经吸引了许多学生、教师前来参观、拍照。
“‘哈氏风筝’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是学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文化育人工程的重要举措。”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张凯说。
据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是北京师范大学自2018年起开设的系列活动,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和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哈氏风筝”已经不是第一个进入北师大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此之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津“泥人张”彩塑就已经走进校园。“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天津市泥人张世家绘塑老作坊坊主、天津市泥人张美术馆馆长张宇也以“东方语境下的艺术直觉”为题,为师生带来精彩讲座。
事实上北京师范大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北京师范大学一直以来都是民间文化发展研究的重镇。
1949年,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钟敬文就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在这里开辟了中国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研究新领域,使其成为民间文学发展的沃土。而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也依然保持着弘扬、传承民间文化的初心。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专家全面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评审工作,助力“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外,2018年,“民间艺术大师进高校工作坊”和“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也在北京师范大学挂牌成立,使学生能够通过工作坊的形式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学习,并聘请两位皮影艺术大师为客座教授。
非遗保护传承的沃土
对于北京师范大学来讲,“哈氏风筝”不是第一个进入校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对于“哈氏风筝”来讲,这却是第一次走进高校。
“这不仅是‘哈氏风筝’第一次进高校,也是我第一次在境内举办个人展览。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沃土。在一些非遗传承人所做不到的方面,高校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哈氏风筝”第四代传承人、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哈亦琦说。
在他看来,高校与中小学不同,其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求知欲都更强,不论是否学习相关专业,都需要不同文化艺术形式的滋养,“高校学生在非遗保护中,起着接受和传播的作用。在大学生这样的年龄段,了解非遗意义非常深远,学生学习得到不同的艺术形式后,会对其人生和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许多民间艺术的技术精湛、生动有趣,过去发展之所以萎缩,还是因为保护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今天的很多年轻人对这些文化瑰宝很有兴趣。”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杨利慧告诉《中国科学报》,每次举办相关活动,前来参观的师生都络绎不绝。
在风筝制作体验活动上,学生们正在执笔、调色,为风筝图样填上独一无二的色彩。活动结束后,一位同学兴奋地告诉《中国科学报》,能够抢到风筝制作体验活动的体验券是“人品爆发”,由于体验券数量有限易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吗,很多学生都是在开幕式当天早早前往图书馆参与仪式,等待抢券的。
“北京师范大学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培养师范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和对民间文艺的了解,在学生走出校门后,可以在非遗保护、传承上发挥很大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间文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说道。
他告诉《中国科学报》,尽管文学院场地紧张,还是专门空出一间教室作为工作坊,邀请民间艺术大师到工作坊来工作,让学生跟随大师学习、开展研究,并作口述史。
“此外,学校还聘请民间艺术大师为教授,这是在全国绝无仅有的。在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上真正具有发言权的是这些大师。以前我们更多的是走出去,现在要大力开展走进来的活动,让大师们进高校,这也是保护、传承民间文化的有力举措。”万建中说。
非遗传承的坚持与努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向来不易,一只小小的“哈氏风筝”背后,是几代人的心血与传承。
哈亦琦从小便随父亲学习家传风筝技艺,如今更肩负着“哈氏风筝”的发展与传承。在他的眼中,创新是“哈氏风筝”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如今的社会、科技发展迅猛,有些东西社会和生活不再需要,一些文化就会自然消亡。我们在做的就是努力坚持,保留一些文化。”哈亦琦说。
早在十几年前,哈亦琦就开始重视起“哈氏风筝”的转向,在继承传统风筝再现、记载的基础上,开始制作文化创意产品。“在最开始做这样的产品的时候,还没有文化创意产品这一概念。当时因为经常出国参加活动,看到国外的一些做法很受启发,回来后就思考我国众多传统文化符号应该怎样充分利用。”
从单纯的制作风筝,到制作融合“哈氏风筝”图样的现代家居产品、T恤衫、灯具等,传统的图案、符号创造出了符合现代人审美和需求的产品,这也成为“哈氏风筝”传承发展的助力。
然而即便如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依然存在。
同样作为哈氏家族一员、新一代“哈氏风筝”传承者,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哈老师”的哈歆坦言,如今“哈氏风筝”的师徒传承中,年轻人依然占少数。“‘哈氏风筝’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内容,想象中容易做起来难,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最佳。但为生计考量,也需要有自己的职业,不能全职做风筝,这就会耽误一些时间,难以全身心投入。”
“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时可能连吃饭、旅游、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会有枯燥和寂寞的时候,但是我有责任去坚持做这件事。我们现在所作的努力,是为了后人。希望即便二三十年后我们不在了,也还有人能够看到‘哈氏风筝’的图谱和相关作品记载。”哈亦琦说。
除了传承人的努力与坚持,作为非遗发展、传承有利阵地的高校还能够做些什么?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列出保护非遗的一大措施是教育,各国对此也都十分重视。非遗萎缩的重要原因,一个是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另一个就是代际传承出现危机。通过高校,我们可以很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际传承,使精湛的技艺和背后所承载的人类优秀、可持续的理念,能够通过学校教育实现代际的跨越。”杨利慧分析道。
在她看来,让非遗进入高校的课程体系是很重要的传承、保护方式。“现在有些高校已经在学校里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相关的教程易经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吗,我也在学校申报了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希望能够把这些年参与国际层面上的合作工作经验、体会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杨利慧说,一个常态化的学科设置和一些偶发性的展览、活动相辅相成,才能让高校在非遗传承保护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对此,哈亦琦也表示:“高校在非遗进校园中是可以一个活动接一个活动、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进行的,持续一段时间后北京师范大学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形成体系,为学生接触、多方面了解各种民间艺术提供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