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

佚名 次浏览

摘要:即使不取《新唐书》之说,定《陈情表》作于垂拱以后,则其时员半千已五六十岁,与《陈情表》“立身三十有余”亦相冲突。(学界多以为员半千卒于开元九年,但细味《新唐书》原文,非谓卒于此年,应理解为卒于此年之后。)如果《陈情表》作于垂拱四年,其时员半千约五十几岁,与“立身三十有余”正相符合。

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

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历来未见疑其伪者。近日王佺《唐员半千〈陈情表〉真伪考辨》(《光明日报》2021年2月22日第13版)首次指出此文存在诸多史实冲突,认为“当是后世文人根据传闻逸事,夸张、润饰、拼凑而成”。笔者拜读后邵子神数考刻,甚佩王君读书得间,确实发现了前人未曾注意的诸多疑点,值得肯定;但对其结论则不敢苟同,因撰此文,就教于王君及广大读者。

王君判定《陈情表》为伪作,史实方面的主要证据是:《陈情表》称“投匦进款”,又称“闻陛下封神岳”。考唐代垂拱二年(686)始置匦以供士人上书求官;垂拱四年,改称嵩山为“神岳”,封禅神岳嵩山则是天册万岁二年(696)之事。凡此皆与《新唐书》所载员半千咸亨(670—674)中上《陈情表》之说相冲突。即使不取《新唐书》之说,定《陈情表》作于垂拱以后,则其时员半千已五六十岁,与《陈情表》“立身三十有余”亦相冲突。且其时员半千已历任武陟尉、华原尉、武功尉、左卫胄曹参军、宣慰吐蕃使、入阁供奉、左卫长史兼弘文馆直学士等官职,又与《陈情表》“未蒙一任”相冲突。根据上述史实冲突,王君推断《陈情表》乃后人伪作。但遗憾的是,王君的论证存在不少疏漏。

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

其中最大的疏漏,是未能查考《陈情表》的文献出处。辨伪的第一步基础工作,就是查考文献出处。《全唐文》载《陈情表》未标注出处,王君竟因而称“无从知晓《陈情表》的原始文献依据”。其实,《陈情表》明载于《文苑英华》卷六〇一。《文苑英华》编于太平兴国七年(982)至雍熙三年(986)间,比《新唐书》要早得多。《新唐书》所载,即据《陈情表》全文撮述而来,故较为简略,此亦史家编纂常例。王君推测今传《陈情表》全文乃后人根据《新唐书》的撮述加工伪饰而成,可谓颠倒源流。《陈情表》载于《文苑英华》,撮述于《新唐书》,文献源流极为可靠,伪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一个也颇为关键的疏漏,则是误解《陈情表》所谓“立身三十有余”,以为指三十余岁。实则所谓“立身”,大概泛指“立身行道”,有时也指及第、出仕,大多从十几二十岁算起,绝非从出生算起。《燕丹子》卷中:“结发立身,以至于今,徒慕太子之高行,美太子之令名耳。”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三《奉议郎殿中侍御史……四人同制》:“士之束发立身,为知己用也。”此两例“立身”,与“结发”“束发”连用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表示的时间大体相近,皆指十几二十岁。唐李观《元宾文集》卷四《上陆相国书》:“相国立身以来,不二十年,践乎诸生,兴乎三公。”此书信作于贞元九年。陆相国指陆贽,贞元八年拜相,时年三十九。所谓“相国立身以来,不二十年”邵子神数考刻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显然从二十岁算起。清陆心源《唐文拾遗》卷二六载唐邵仲方《高平郡邵公墓志铭》:“立身从仕,卌余年……时年春秋五十有五,至元和十四年己亥岁九月廿七日终于坊州馆舍。”邵氏明明享年五十五,却称“立身从仕,卌余年”,显然亦从十几岁算起。现存唐代文献,绝未见有以“立身若干年”即指若干岁之例。因此,《陈情表》“立身三十有余”,不可能指三十余岁,应指五十余岁。

弄清《陈情表》的文献源流以及“立身三十有余”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尝试能否合理解释王君提出的史实疑点。《旧唐书》本传并未记载员半千上《陈情表》事,《新唐书》补载此事,实仅据《陈情表》原文而已,并无其他史料可以确知《陈情表》写作时间。《新唐书》称“咸亨中,上书自陈”,很可能只是据《陈情表》“未蒙一任”作出的猜测。《旧唐书》载:“上元初,应八科举,授武陟尉。”《新唐书》则作:“凡举八科,皆中。咸亨中,上书自陈……”观《新唐书》特意删去《旧唐书》所载员半千举八科的时间“上元初”,而述其上《陈情表》时间为“咸亨中”,则知《新唐书》作者当是因员半千上元初已任武陟尉,因而轻率猜测《陈情表》“未蒙一任”只能是在上元之前,而上元之前的年号正好就是咸亨。(南宋周必大校刊《文苑英华》,又反过来据《新唐书》,在员半千《陈情表》篇题下加小字标注“高宗”,作者下加小字标注“咸亨中”。)可见咸亨中上《陈情表》之说并不足据。

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

《陈情表》“投匦进款”证明其作于垂拱二年之后,“闻陛下封神岳”则可能指的是垂拱四年封神岳嵩山之神。《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垂拱四年)七月丁巳,大赦……改嵩山为神岳,封其神为天中王。”《唐会要》卷四七:“垂拱四年七月一日……封嵩山神为神岳天中王。”若果如此,则《陈情表》当作于垂拱四年(688)前后。《新唐书》本传:“俄举岳牧……既对策,擢高第。历华原、武功尉,厌卑剧,求为左卫胄曹参军。”又据《唐会要》卷七六,员半千应岳牧举在永隆元年(680)。《旧唐书》称员半千“垂拱中,累补左卫冑曹”,而《唐会要》卷二六则载:“证圣元年(694)左卫胄曹参军员半千充使吐蕃”,综合以上史料,则《新唐书》本传所谓“求为左卫胄曹参军”很可能指的正是垂拱四年员半千上《陈情表》求官之后获得左卫胄曹参军的官职。

唐代员半千《陈情表》是颇具文学价值的一篇文章

《新唐书》载员半千“年老不衰,乐山水自放。开元九年,游尧山沮水间,爱其地,遂定居。卒年九十四”,则当卒于开元九年(721)稍后数年,享年九十四邵子神数考刻,其生年当在贞观二年(628)稍后数年。(学界多以为员半千卒于开元九年,但细味《新唐书》原文,非谓卒于此年,应理解为卒于此年之后。新旧《唐书》载员半千举童子试时为房玄龄所赏识,房玄龄卒于贞观二十二年,则员半千生年当不会晚于贞观二年太远。)如果《陈情表》作于垂拱四年,其时员半千约五十几岁,与“立身三十有余”正相符合。上《陈情表》前,员半千仅曾任县尉卑职,故上书求官时,略为夸大,自称“未蒙一任”,似亦不足为异。

因此,王君提出的各种史实冲突,只要不取咸亨中上《陈情表》之说,而考定其作于垂拱四年前后,则一切疑点,皆涣然冰释,似没有理由怀疑《陈情表》为伪作。《陈情表》不仅文献源流可靠,而且员半千垂拱四年前后上《陈情表》求官与《新唐书》所载垂拱间“求为左卫胄曹参军”可相印证,文中“封神岳”“投匦进款”又皆与垂拱间史实相合,文中“立身三十有余”也与员半千垂拱四年前后的行年相合。这些史实细节的相互吻合,似能证明《陈情表》不太可能是后人伪作。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22日13版)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