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佚名 次浏览

摘要:二、凹穴岩画是文字出现之前“全球文化互联”的铁证但是,文字出现之前的全球文化有着“互联互通”的关联性,在凹穴岩画下已是铁一般的事实。经过以上对比,我们毫无理由去怀疑中西文化的互联性,也基本确信全球主流文化起源于某一个部落或某一个区域。易经是东方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奠定了东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老庄学说,还是孔孟之道,包括医学《黄帝内经》等都受到了易经影响。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本文内容为原中国美院岩彩研究所研究员王艾石长期研究发现之成果,该发现为研究世界文化脉络奠定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与方向。

一、凹穴岩画是什么?

凹穴岩画是文字出现之前的主流文化系统,是史前人类天文地理等各个学科的典型载体,延续到文字成熟后衰亡。

人们通常认为,史前人类在岩石上绘制的具象人、动植物等图案叫做岩画,事实不然,古人在岩石上制作的凹槽状、杯状、棋盘状、梅花状等凹穴符号同样归属于岩画范畴,因为此类岩画有着明显的关联性,我们统称为凹穴岩画。

二、凹穴岩画是文字出现之前“全球文化互联”的铁证

凹穴岩画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古老、最神秘、最难解读的原始岩画之一,是最庞大的史前文化体系,也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形式最为统一、分布最为广泛的史前文化活动遗迹,亚洲、非洲、美洲、欧洲、澳洲等地均有规模性发现。在中国,新疆、蒙古、辽宁、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湖北等省份均有普遍性发现。

由此,我们不得不怀疑,史前(冰河时期以前)的全球文化极有可能出自一个部落或一个民族。这只是一个猜测,缺乏数据支持。

但是,文字出现之前的全球文化有着“互联互通”的关联性,在凹穴岩画下已是铁一般的事实。

三、中西凹穴岩画共性对比图示

之前的研究结果是,凹穴岩画在全球各大洲形式是统一的,但形状各异,这与古人类迁徙定居后的文化隔离、文化演变有必然关系。

令人振奋的是,王艾石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中国与欧洲的法国、英国,及西亚的卡塔尔等国居然存在高度一致的凹穴岩画,主要表现在棋盘状凹穴、梅花状凹穴、联排凹穴等形式上。

我们看下列对比图: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四、史前凹穴文化起源于哪里?

经过以上对比,我们毫无理由去怀疑中西文化的互联性,也基本确信全球主流文化起源于某一个部落或某一个区域。

那么,它是起源于中国?还是起源于非洲或欧洲某一区域?

没有确切的答案!

这需要大量的考证证据和真实的断代数据,目前中国还没看到有这方面的官方数据,西方的数据也有待论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问题将浮出水面。

可以肯定的是,凹穴岩画在某一区域产生后随着人类迁徙遍布世界各大洲。早期的制作方法是用坚硬的石器敲打钻磨而成,进入新石器晚期后,金属工具的出现代替了部分石器工具,但磨制岩画仍然以石器工具为主。

关于各地凹穴岩画的形成时间,国际上没有权威公认的数据。据《考古与文物》刊登的相关资料显示易经文化,澳大利亚吉缪地区发现的凹穴岩画距今约11万年至17万年,玻利维亚印加胡埃西凹穴岩画距今4万到20万年,《中国社会科学报》研究文章论述,在法国弗莱西亚洞穴墓葬石块上发现的凹穴符号距今约4万至7万年。

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凹穴岩画位于阿舍利文化区的达拉奇.查丹凹穴岩画。

印度史前学家、岩画学家、国际岩画联合会会刊编委吉日拉吉.库马尔教授在《印度达拉奇.查丹凹穴岩画制作技术的试验考古研究》一文中论述,经过古地磁学断代,达拉奇.查丹凹穴岩画可追溯到距今约140万年前,另一种学说认为是190万年前。

根据各种证据表明,阿舍利直立人于大约190万—170万年之间从非洲扩散到亚洲及世界各地的,这与世界各地发现的凹穴岩画在时间节点上没有发生冲突。但是,著名的线粒体夏娃学说受到了凹穴岩画研究的质疑。什么是线粒体夏娃学说?1987年《自然》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称,根据对线粒体DNA遗传研究发现,当今世界人类是大约20万年前非洲的某一个女性的后代。后经科学家追踪线粒体基因谱系发现,14万年前是一个交叉点,故将现代人类的祖先定格在14万年前的一位女性身上,并称其为线粒体夏娃说。这里的14万年前与140万年前的达拉奇.查丹凹穴文化产生巨大冲突,按照拉奇.查丹凹穴年代分析,人类在14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迁徙。那么,人们一定会推测,140万年前的凹穴岩画可能是非现代人类祖先的其他直立人所为。既然如此,我们又如何去解释凹穴岩画的形式为什么在世界上高度统一?如何解释距今最近的凹穴年代只有3000年左右?如何解释在中国发现的凹穴岩画体系中与中国棋盘文化、星象文化、占卜文化非常接近的棋盘状岩画?

从目前的数据看,中国凹穴岩画的密度非常之高,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世界各大洲的凹穴岩画文化是从中国传出去的?是不是可以质疑西方学者将非洲确立为现代人类的起源地是一个错误?这一切都有待对中国凹穴岩画作深入的调查研究。

五、凹穴岩画与易经形成的关系

史前人类很早开始就开始探索宇宙与自然界的奥秘,通过观测星空、观察自然万象,演绎出了一套完整的崇拜信仰文化,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并以凹穴岩画的形式寄托在代表灵性、代表永恒的石头上。随着古人信息知识的累积及思想发展进步,最终归纳形成阴阳、五行、八卦原理的易经哲学思想,用以演绎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规律。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是东方文化的根基,传统文化的精髓,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奠定了东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无论是老庄学说,还是孔孟之道,包括医学《黄帝内经》等都受到了易经影响。

易经的前身与河图洛书有着千丝万缕的脉络关系,《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顾命》记载:“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八卦,谓之河图。”《汉书·五行志》记载:“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图之,八卦是也。”这几段史料记载的大意是易经源自河图与洛书。

我们看河图洛书的形状,众多圆点组织成棋盘形状,图中圆点的前身即是凹穴岩画,串连的圆点非常类似连珠凹穴。再看棋盘形状的岩画,形式与河图洛书高度相似。

请看下面对比图,易经与凹穴岩画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脉络关系。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由三部组成,《周礼春官大卜》记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即连山易、归藏易、周易,连山易是夏代的易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归藏易是商代的易,周易是周代的易。

据文献记载易经文化,连山易以艮卦为第一卦,艮代表山,古人认为山石是天地的内核,是神灵与生命的象征。因此,山石上的凹穴岩画作为史前人类最艰巨的文化记录工程,我们很难把它与连山易切断关系。到了商朝前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度加大,由山石崇拜为主导的活动开始转向大地崇拜,在商朝的归藏易中,第一卦由山石转变为代表大地的坤卦。到了周朝前后,易经的第一卦再转变为代表天的乾卦。

大家都知道,易经的核心是阴阳、五行、八卦。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在易经中代表五种不同的基本动态。再看易经的八个卦象,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震卦代表雷,巽卦代表风易经文化,坎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艮卦代表山,兑卦代表泽。

阴阳五行八卦的产生,旨在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为后来的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

我们反观凹穴岩画,在易经出现之前的百万年间就基本形成并传播至全球各地,其凹穴符号形式多姿多样,有圆、椭圆、方、长槽、块面、连穴、联排等等,同时还有大小深浅的区别。据考证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在自然物格崇拜的年代,不同的凹穴符号有不同的象征寓意,它们分别代表着天、地、日、月、星星、风、雷、水、火、生命、男女、生殖器官等等,而易经的阴阳五行八卦正是在这个基础是延申的。

易经文化 中国美院岩彩研究员王艾石:凹穴岩画是什么?

易经的阴阳太极图,不只发生在东方。据相关资料介绍,在乌克兰境内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太极图(见上图),与中国5000年文化概念形成巨大反差。

乌克兰太极图是否真有7000年历史,有待进一步专业论证,但与中国十二生肖太极图在形式上极为相似,说明中国与乌克兰在文化上也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