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

佚名 次浏览

摘要:在此,我们不妨看看陈寅恪、吴宓、熊十力、梁漱溟和钱穆等文化名人有关占卜算命的轶事,或许从中能一睹文人的内心世界。吴宓和陈寅恪,作为曾经留学哈佛的大学者,他们自然不迷信,但颇为有趣的是,他们却对占卜一事很感兴趣,并且还很相信自己的占卜水平。对于此类占卜相面之术,钱穆等人并不简单地斥为迷信。

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

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

对于这些文化大师来说,请人算命也好,自己占卜也好,无非是调剂日常生活和减轻内心苦闷的手段,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支撑他们继续其创作或学术生涯的精神力量。

民国时期的文人,精神生活相对而言是丰富的,特别是那些性格外向善于交际者,频繁的师友之间的日常交往及各类社交活动往往能充实他们的生活。但对于一些不善交往者,社会的动荡及个人日常生活中遭遇的挫折,则会使他们不时陷入迷惘和绝望,有时甚至走上自杀的绝路,梁漱溟之父梁济和王国维的先后投水自尽就是两个明显的例子。好在文人总有借助外力摆脱内心迷惘或绝望的方式,自己占卜或者请人算命就是颇为“有效”的手段。

在此,我们不妨看看陈寅恪、吴宓、熊十力、梁漱溟和钱穆等文化名人有关占卜算命的轶事,或许从中能一睹文人的内心世界。

吴宓和陈寅恪,作为曾经留学哈佛的大学者占卜和算命,他们自然不迷信,但颇为有趣的是,他们却对占卜一事很感兴趣,并且还很相信自己的占卜水平。

1910年,吴宓即将离开陕西老家赴京参加清华留美学校的入学考试,动身前他卜得一卦,得卦语云:“海波两头高,飞蓬驾六鳌,居中能驭使,何怕涉风涛?”当时的吴宓因年幼不能懂得此卦语的深意。

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

吴宓与夫人陈心一、长女学淑

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

直到1919年他来美国已经两年有余,亲眼目睹西方社会的发展现状和文化特征及中国留学生的种种表现,才对卦语有了豁然开朗之感,意识到此卦的要点应当是“居中”二字,也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而且西方古典文化也是追求这样的处世态度,如古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中、和为教,也即西儒所谓的“在两极端之中点,即为善,而在其极端,则为恶”。又西人有以骑马为喻,只有居正中才不致掉下马来,才能驭马飞驰。

看来吴宓并非是出于迷信而解释此卦,而是把它与对中西文化的比较和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担忧结合起来,把它与自己的处世态度结合起来考虑的。而且吴宓还以自己儿时见到的一副对联为补正:业能养身须着意,事不干己莫劳心。

吴宓以为此联虽然宣扬一种自私思想,但处于乱世之中,也不失为一种处世态度。因为所谓独善其身,看似容易,实际做到很难。能够出污泥而不染,白璧自保,非绝大意愿、绝大才力不能做到。

吴宓虽然也对此心向往之,但由于其性格使然,常常身不由己地卷入世俗的纷争之中,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吴宓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牺牲精神从事一些世俗事务的,吴宓常常因此而感到痛苦,一心想摆脱而不能。

不过吴宓有时对占卜之事也将信将疑,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当时的心理状态及他所遇到的非常事变。

例如,1923年他的姑丈陈伯澜去世,消息传来,吴宓大为悲痛,因为陈伯澜多年来对吴宓学业上的指教及精神上的鼓励与指导是很多的,吴宓一直视他为自己的人生导师。如今姑丈突然去世,自然令吴宓内心受到重大震撼。特别是吴宓自回国后忙于结婚和筹办《学衡》,竟未能抽出时间去拜见姑丈一次,自然内心非常内疚。也就在这种情况下,吴宓于梦中,以占卜的形式表现了其内心的不安和悲伤。

据吴宓日记,陈伯澜去世后约一个月,某天正是中秋节,吴宓夜里忽然梦见自己从南京到北京去吊祭陈伯澜,到京后才得知姑丈死后又得复生。他因此占卜得一神示,为“万朵红莲礼白莲”之句。此后梦境又多有变化,最后似乎是其姑丈由其姑母和吴宓等家人扶持来到保定之莲花寺,众人登上寺塔的最高层。就在这里,其姑丈口授遗嘱,然后去世,则神示得以应验。吴宓见姑丈去世,放声大哭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终于从梦中惊醒。

清醒后的吴宓才想到所谓梦中的神示之句,其实是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中的诗句。看来吴宓自己因姑丈逝世过于伤心,方才有此梦。又因他以为姑丈这样的人去世应当有预兆或者其去世之方式应当不同寻常,所以才在梦中将自己读过的诗句安在姑丈身上。

有意思的是,陈寅恪对此类事也颇为精通。1937年7月27日,日军飞机轰炸北平,并准备占领之,国民党宋哲元将军决意抵抗。此时吴宓、陈寅恪均在北平,对时局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极为担忧。当天,吴宓以《易经》占卜,得“解”卦,其辞为:“利西南,无所往也,其来复吉占卜和算命,有攸往,夙吉。”卦文为:“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大概吴宓感到此卦不好理解,或者是由于此卦占的是中国的命运,因此他专门请教了陈寅恪,但陈寅恪并未马上回答,而是过了一会儿再打电话给吴宓。看来陈寅恪对此也很慎重。他告诉吴宓此是吉卦,于是吴宓才舒了一口气,和衣而卧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静待天命。

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

那么此卦是否算是吉卦呢?今天看来不能这样认为,首先卦辞中所谓“利西南,无所往也”,不过是勉强可以解释为他们日后均去了大西南,在西南联大等处任教。结果是吴宓为谋生计多次四处奔波,陈寅恪更是因战乱导致双目失明,这样的结局能说是吉卦么?而且北平在此后不久即沦落敌手,吴宓、陈寅恪等被迫逃出北平,日军不久即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又有什么吉兆可言?不过从全民族之命运而言,中国的确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因此说是吉卦也有道理,但那已是八年后的事了。

占卜和算命 陈寅恪和陈寅恪的“有效”内心世界

钱穆

另一位文化大师钱穆在其《师友杂忆》中则记述了他和梁漱溟、熊十力等请相士为他们相面之事。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北京时,有相士专门从四川来为他相面,梁漱溟为此特意请钱穆等到他家,请相士一一为众人相面占卜和算命,后又到钱穆住处再为他们相面。

据钱穆所言,相士说熊十力有“麋鹿之姿,当常在山林间”,意思是不会直接参政过问红尘之事。而说梁漱溟则是“步履轻,下梢恐无好收场”,意思是晚年恐有劫难。对于钱穆本人则说他精气神三者皆足,“行坐一态,此后当能先后如一”,意思是钱穆的一生当能始终坚持治学为业且能善终。

综合来看,不能不惊叹这位相士的预言。熊十力终其一生,始终坚持其民间学者的身份,1949年前后也不过是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政协委员而已。不过其晚年看到“文革”劫难,却只能发出“中国文化亡了!中国文化亡了!”这样的哀叹,最终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而梁漱溟晚年确实因直言当政者之弊而惨遭批判多年。不过其临终前数年重新赢得政府与民间的高度敬仰,并最终以95岁高龄辞世,不知是否还算是收场不好?

至于钱穆本人,则可以算是中国式的“寿终正寝”的范例,他一生始终以弘扬中国文化为使命,1949年后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今香港中文大学前身),后在台北任教,最后以95岁高龄西归道山。其人不仅高寿,而且今天业已赢得海峡两岸人们共同的赞美与景仰,确实是一个“先后如一”的结局。人生一世,如类钱穆,则无憾矣。

对于此类占卜相面之术,钱穆等人并不简单地斥为迷信。因为钱穆一生曾多次遇到此类事情,大都有所应验。对此他的解释是:大凡流行人间者,必有其所以然之道理,因此不可轻易以不科学否定之。

其实,对于这些文化大师来说,请人算命也好,自己占卜也好,无非是调剂日常生活和减轻内心苦闷的手段,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支撑他们继续其创作或学术生涯的精神力量。

- END -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