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易》及其易文化是中医学创建与发展的理论基石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3、“三才观”对中医学的启迪“三才观”也是《周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点。
《周易》中吸吮精华,融易理于医理之中
在《内经》成书的漫长历史中周易文化,一代又一代没有留下姓名和生平事迹的古代医学家们,从《周易》中吸吮精华,融易理于医理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者们接受并吸收了《周易》关于宇宙起源、万物生成的哲学观,援“易”入医,使上述观点也成《内经》中关于宇宙本源和万物生成的基本思想。 (2) 《内经》吸取了《周易》中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将阴阳哲学运用于医学 领域,使之成为中医学的理论基石,从而形成了体系完整、独具特色的中医阴阳学说。 (3) 《内经》受《周易》“太极”思维、一分为二、比类取象等思维方法的影响,形成了熔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于一炉的中医思维模式:A、主客体同构、天人合一的致思倾向:由天地之阴阳五行,来推演人的阴阳五行;自然界的变化与人体内部的变化相互为应;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十二月,人有手、足三阴三阳之十二脉,总之, 《内经》强调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是相应的、统一的、和谐的。 B、比类取象的思维格局:《内经》通过模拟、比类来阐述人体的脏腑和生命现象,反映出宇宙大人身,人身小天地的思维模式。总之,在整部《内经》中,尽管直接引用《周易》原文并不太多,但是《周易》的思想,却融汇在每一篇之中,可以这样说:医家群体把《周易》的思想实质理解透了,完全以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将易理全面系统地渗透到医理之中。
3、汉代,医易相关结硕果易学发展到汉代,出现了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新趋势。汉代医家在这种新趋势的影响下,运用易理来阐述医理,医易专论虽然不多,但从医籍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情况。中医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张仲景的不朽医著《伤寒论》,是在《内经》的影响下写成的,与《周易》无关。而研究结果表明, 《伤寒论》正是汉代医易结合的一大成就;尽管全书中没有引用《周易》原文(这一点与《内经》一样),却可看 到卦爻与卦名;更可看到,自始至终,无处不体现着《周易》的思想,特别是六经辨证体系的形成, 《周易》的六位,是确立《伤寒论》六经的基础; 《周易》的变化,是《伤寒论》辨证论治的先导; 《周易》的阴阳,是《伤寒论》整个的理论基石。由此可见,张仲景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医学理论家和实践家周易文化,还是一位通晓易学、并将它与医学结合的医学家、 《伤寒论》,就是一部易渗于医的典范著作,它反映并代表了汉代临证医学与哲学相结合的最高水平。 4、魏晋,医易相关似一般魏晋时代,医书存世者不多,可考者唯有《中藏经》,汉朝华佗著,实为六朝人所撰,虽然其中也渗透了一些《周易》的思想,可惜文字不多,只是用“火来坎户,水到离肩”的坎离卦象的变化,来论证阴阳水火升降之理。
在葛洪《抱朴子》有关医论的篇章中,也大多谈长生不死、炼制并服饵金丹,与道文化密切相关,绝少涉及医与易之关系。 5、隋唐,医易相关有新谱至隋唐,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籍的增多,医易相关,呈现出一种上升的新趋势。隋代医家巢元方所撰的《诸病源候论》,是中医学第一部病因病机的专著,书中贯穿了《周易》的思想。 (1)运用阴阳消长胜衰规律周易文化,来分析时气病。 (2)吸取了《周易》的阴阳观,来分析认识人体的生理与病理现象。 (3)用《周易》八卦配合方位来表示邪气的阴阳刚柔。 (4)吸取了《周易》的天人合一思想。唐初,著名医家孙思邈,十分重视医易关系,“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的名言,就出自这位药王之口,1300多年来,一直成为历代医家的座右铭。是他,明确提出,除了熟读医学经典外,作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还“须妙解《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六壬(即以阴阳五行占卜吉凶)可以不知, 而《周易》却不能不习。在其巨著《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中,可以体会到医理与易理的融合,其中不少篇章渗透了“易”为医之体,医为“易”之用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A、强调医易同源,突出天人相应“夫二仪(天地)之内,阴阳之中,唯人最贵,人者,禀天地中和之气。
” B、以易理指导养性他说“一体之盈虚消息(即消长),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是以和之于始,治之于终,静神灭想,此养生之道备也。”告诉人们养性要和自然界阴阳的盈虚消长相结合;同时,又根据《周易》损益两卦的原理,提出房中补益的原则:损盈益虚。 6、宋代,医易相关无显绩宋代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也是易学发展的一个最为繁荣的时期。两宋时期,不仅易学派别很多,而且易学家也辈出,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等一大批理学家,都借《周易》以立言,为《周易》作传注。但是不知为何?在医学领域,从事医易相关研究者,实属凤毛麟角,著述更是罕见,唯有在伤寒论学派的代表人物庞安时和朱肱的医著中,偶见一 些医易相关的文字。而由著名医家林亿等人奉诏校注的《内经.素问》中,也仅引用《周易》3处,其中一处是纠正王冰引文的错误。与宋代理学和易学的繁荣局面相比,宋代在医易相关研究方面的成果,无可例举了。从先秦到两宋,大约2000余年,历代医家研究医易的情况,大致是如此: 《内经》与《伤寒论》堪称易渗于医的典范,而其他医家或将易理融于医著之中,或将观点散见于医著之内,既未见长篇专论,也难寻章节短文;无论是系统性、 完整性,都相差很远,总的评价不可过高,赞誉不可过分;但亦不可忽视不顾,因为这就是历史!自金元之后,至于明清,在继承前代医家成就的基础上,医易相关研究逐渐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系统,出现了一 个新的局面,其特点是专论、专著不断产生,至明代,形成了以张介宾为代表的“医易学派”,并建立了以义理与象数为基础的“医易学”。
7、金元,医易相关发幽微金元时代,著名的四大医家中有刘完素、李 杲 、朱震亨三家潜心医易,撰写论文,提出新见,发其幽微。 (1)刘完素以易理发“火热论”之幽微、“六气皆从火化”、“益肾水,降心火”(可参阅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 (2) 李杲以易理论“脾胃升降”学说及药性,“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元气之本”(可参阅李杲《脾胃论》)(3)朱震亨以易理发“相火论”之幽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相火妄动,煎熬真阴”(可参阅朱《格致余论》) 8、明代,医易相关成学说从医易相关的角度看,明代涌现了以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为代表的一批医易会通大家,不仅著述颇丰,而且在学术上很有建树。宋以前,中医理论体系是以阴阳五行为骨架的;而到了明代,在宋、明理学、易学的影响下,尤其是在宋代首先流行起来的象数派的图书易学(其中以周敦颐的《太极图》影响至深),形成了很有影响的学术思潮。易学家们受其影响,把太极理论运用于人体,转向生命起源的探讨,既然人体和 天地一样存在阴阳,那么,产生阴阳的根源在哪里?人体中有脏腑、经络的存在,而脏腑、经络又是如何产生?“命门学说”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开拓了中医理论的新领域,是医易结合所取得的一个划时代的成果。
(1)孙一奎以易理论命门动气孙一奎不但医理精深,医术精湛,更是精通易理,尤其又得太极生生之妙用。他在研究了《难经》有关命门的论述后,又受《周易》“太极说”的影响, 从而对命门动气作了充分的阐述,初步形成了“命门说”。 A、孙氏提出人身的太极,就是两肾间的命门原气,即动气。 B、孙氏认为,命门动气是生生不息之根。(参阅《赤水玄珠全集》) (2)赵献可以易理发挥命门说赵献可也是一位研究医易相关的名家。随着明代医家对命门研究的日趋深化,不少人对《难经》的左肾、右命之说抱有疑义,而且对命门在人身的重要 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赵氏以其卓识高见,独树一帜。 A、提出命门有位无形,为人身“真君真主”的观点。 B、强调命门对先、后天的作用。“主宰先天之体,流行后天之用”(火为阳气之根,水为阴气之根,而水火之总根,在命门是也。) C、除对命门说的贡献之外,赵献可的医易专论尚有许多内容涉及颇广,其中尤以《阴阳论》和《相火龙雷论》,更是医易相关的重要著作。(参阅赵献可《医贯.论命门》) (3)张介宾集众家之大成创“医易学说”前文已说到,在宋代,理学、易学的发展十分繁荣,而在医学上反映甚微;400年后,到了明代,竟由宋代易学的影响,而造就了一个医易会通的大师张介宾。
在继承综合前代和同代医家研究医易成果的基础上,张介宾撰写了《医易义》、《大宝论》 、《真阴论》、《太极图论》和《阴阳体象》等一系列医易专著,创立了“医易学说”,对医学与易学的结合,作出了杰出贡献。 A、张氏“医易学说”,以宋代理学、易学为基础,高屋建瓴,形成体系。 B、“阴阳太极”是医易学说的核心理论。 C、以易论医,内涵丰富,前无古人,把医易文化提高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 (祥见张介宾《景岳全书》) 9、清代,医易专著遗后学清末明初,由于社会动荡,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激烈,所以思想界很活跃,出现了许多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学者。康熙中叶以后,满清统治已趋稳定,民族矛盾逐渐缓和。康熙对知识分子诱以功名利禄,将他们的聪明才智引向编撰书籍,整理和诠释古代经典,从十八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初,形成了以“汉学”为中心的、学术昌盛的“乾(隆)嘉(庆)时期”。“汉学”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学术主潮。清代的医易学,并 未完全受“汉学”主潮的影响,面向文献与考据,而是结合医理与应用,提出新解与创见。在清代医家中,重视医易相关研究的人比较普遍,因此,医易方面的论述也比较多。如清初名医叶天士对医易相关,提出“扶正重视先、后二天”,强调中下兼顾的思想。
对培补先天,抓住肾主静主藏的特点;对补益后天,突出“脾宜动则运”的特点,中下兼顾,脾肾两补。何梦瑶在《医碥》中,运用卦象对命门、心肾、水火、精神的关系及气血同根于肾等理论问题作了阐述。章楠在《医门棒喝》一书中,有不少医易论文, 《论易理》是其代表,针对张介宾提出的“扶阳抑阴”,展开辩驳。此外,还有余国佩、石寿棠等医家,亦有这方面的论述。而成就最大、影响最大的当属清末医家邵同珍、唐宗海的医易专著,成为清代医易相关研究的代表作。 A、邵同珍著《医易一理》,补前人之所未及。 B、唐宗海撰《医易通说》自成体系。上述医易专著均可参阅。以上便是易医文化的概况,它为我们描述了两千多年中医易相关的历史风貌,是中国医学文化宝库中的宝藏之一,值得我们中医学人进一步挖掘,整理与提高。 阅读参考书建议: 《周易基础》 杨维增著 长城出版社1994年版 《周易与中医学》杨力著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9年版 《中医药的“易”文化》何少初著世界图书出版社 1998年版 《中华医书集成》 总编何清湖等中医古籍出版社 1999年版 * Thank you!在经过比较系统的分析研究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上古先人们的医疗实践活动及原始的医学思想,被《周易》的作者巧妙而生动地蕴藏在有关的卦、爻辞及“十翼”中的有关论述之中,经文涉论医理,主要有39卦,它们是:乾、坤、屯、蒙、需、讼、师、小畜、履、泰、否、豫、蛊、噬嗑、剥、复、无妄、颐、大过、咸、遁、大壮、明夷、睽、解、损、夬、姤、困、井、鼎、艮、渐、归妹、丰、兑、涣、既济、未济。
蕴藏在《周易》中的原始医学思想,基本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象与医学在乾卦的内涵中,包含着天象与医学的观点。人与天地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天地间的一切变化都会在人体中得到反映,这是“天人相应”思想在原始医学中的萌芽。 2、环境与医学在坤卦的内涵中,包涵着环境与医学的观点。地理环境、地理气候对人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的祖先早就把大地当成孕育人类(包括万物)生命的摇篮,坤为腹,广容万物。这是环境与医学的思想在原始医学中的萌芽。 3、乾阳与坤阴乾阳与坤阴,中国古代哲学的根本,中医理论的基石。孔子从乾坤两卦中挖掘出了阴阳的哲学内涵,又察觉到一个伟大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并用高度括概的语言“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把人与万物的生化繁衍的规律揭示得一清二楚。中医的阴阳学说,早已在原始医学中萌芽。 4、人体整体观在《周易》的卦、爻辞及《易传》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人体的各个部位,反映了我们祖先对这些部位生理功能的认识,表现出人体整体观在原始医学中的萌芽。如咸卦、大壮卦、艮卦等。 5、养生与预防上古时代,医药条件很差,懂医习药的人也不多,为了生存,我们的祖先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和身体的保养,从而为强身、繁衍、保护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表现出朴素的预防养生思想在原始医学中的萌芽。
如颐卦、既济卦等。 6、解剖与生理在《周易》经文中,也偶涉人体某些部位,虽然比较简单,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祖先对人体解剖部位的认识,也记载了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这是有关人体解剖与生理在原始医学中的萌芽。如屯卦、困卦等。 7、泰否与损益泰否、损益等卦中,分别阐述了阴阳对立面的排斥对立与统一和阴阳对立面的相互转化与统一的哲理,对医药学的影响很深,成为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8、婚嫁与生育在《周易》经与传中,对于婚姻、性交和生育这一类关系人类社会的大事,多有论述。人类的繁衍必须靠生育;在文明社会中,生育是通过婚嫁来实施的;而无论生育与婚嫁,都不能回避性交。这些重要问题,在原始医学思想中,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反映。如渐卦、归妹卦、恒卦等。 9、病种与药物十分可贵的是,在《周易》经文中,记载了一些疾病与药物的名称,也提出了一些诊治法则,在客观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西周初年的医学情况。如丰卦、大过卦、姤卦等。 10、饮食与健康在《周易》经文中,有些卦,对饮食与健康的问题,作了深刻简明的论述,反映了我们祖先对这方面已有意识地予以重视,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原始医学中得到了体现。如噬嗑卦、鼎卦、井卦等。
此外,还涉及有刑罚与医疗:如蒙卦、豫卦、困卦等。诊治与预测:如无妄卦、损卦、豫卦等。总之, 《周易》经、传中的原始医学思想,虽然不够充实、不够系统,但弥足珍贵,从其中我们确实可以体会到“《易》肇医之端,医蕴《易》之秘”;以及“医易同源”的道理。 二、 《周易》及其易文化是中医学创建与发展的理论基石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其思想体系而言,哲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医药的起源来说,古人把它推向了遥远的上古时代的神话,医药虽源于神话,实则来自上古先民的实践。当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尤其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医药就开始走向理论化,就不断地与哲学相结合,逐步完善,形 成体系,同时显示出文化的特性。最早给予医学的影响的,当首推《周易》。其原因是, 《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典籍,成书最早;在先秦以前的众多经典之中, 《周易》又处于群经之首。其次便是诸子百家,其论医,道家,老庄重虚无;儒家,孔孟崇心性;法家,韩(非)商(鞅)主图新;名家,惠子论自然;墨家,墨子倡薄死;阴阳家,邹衍尊阴阳五行;纵横家,苏(秦)张(仪)推崇养生;兵家,孙子讲谋变。 诸子之中,又以道、儒两家,对医学影响最大。《周易》作为古代思想文化的渊源,不仅对数千年的中国思想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关键性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尤其是祖国医药学和医药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医易相关”,便是对这种影响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所谓“医易”就是指《周易》的哲学思想和象数原理对中医药理论体系的 指导与影响,指《易》文化向中医药文化的渗透,并逐渐走向融合。从现存于世的、起步于战国而成书于西汉之初、历经数百年而成为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是如此不著痕迹地、系统又密切地和《易》学水乳交融在一起。其中《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学说,全部贯穿于中医学之中,从而成为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石。其后历代医家不同程度地对医易相关问题,不断进行研究,留下了不少文论, 至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一书中,撰写了《医易义》、 《大宝论》等长篇专著,从而使医与易的结合,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一门“医易学”,不仅成为整个中医学说中的一个分支学科,而且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易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主要有: 1、“太极说”在中医学中的衍化。基于“天人同构”理论,主要认为人 身之中也有“太极”,而不同医家指称又有不同,如: (1)命门太极说;(可参阅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的著述) (2)心为太极说;(可参阅宋明心学家著述) (3)宗气太极说;(可参阅明朝马玄台《难经正义》) (4)中宫(脾胃)太极说;(可参阅清朝邵同珍《医易一理》) (5)未分之卵太极说;(可参阅清朝唐宗海《医易通论》)“太极说”在医学领域的衍化《周易》中吸吮精华,融易理于医理之中,从上面的各种观点来看,无论是命门为太极、心为太极、 宗气为太极、还是中宫脾为太极、未分化之卵为太极,集中到一点,都是从不同角度、不同的生理功能方面,强调“太极”作为生命本源的重要作用,它是人身的至宝。
讲生命的诞生,未分化之卵是太极;讲人体的形成,命门是太极;讲人身之主宰,心是太极;讲五脏六腑,脾土是太极;讲体内之气《周易》中吸吮精华,融易理于医理之中,宗气是太极。各有所主,各具其能。从广义中医学而言,“太极说”还衍化为太极拳、太极膏等等。 2、阴阳两仪说为中医学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则源于易文化所构建起来的阴阳模型是中医的最基本模型,人体的组织结构,五脏六腑、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疾病诊断辨证、治疗原则与大法、药物性能等等,都离不开这个模型。“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张介宾语)阴阳在中医学理论中的表现,主要为: (1)阴阳为中医学之本; (2)阴阳互相对立; (3)阴阳互相依存(互根); (4)阴阳彼此消长,转化,阴阳是交感的,升降的; (5)阴阳互相协调中和:阴平阳秘则生,阴阳离诀则死;中药名方中还有《两仪膏》方出《景岳全书》,药为人参、地黄二味,加蜜炼制而成,一为阳气,二为阴血,故称两仪膏。 3、“三才观”对中医学的启迪“三才观”也是《周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点。经文中未见其词,传文中由孔子总结而成:“《易》之为书 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才观”的思维方式对中医学影响甚大: (1)“天有三宝:天、地、人;人有三宝:精、气、神。” (2)“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三世之书:《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经》《素女脉诀》)唐朝孔颖达望文生义,误称为父子三代,流传甚广。 (3)三焦:六腑之一,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4)三品法:《神农本草经》采用上、中、下三大分类法,“上药养命,中药养性,下药治病。” (5)三因说:中医病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6)汗、下、吐三法:金代大家张从正《儒门事亲》中提出这三大治疗方法。 (7)三阴三阳说:《内经》中提出—— 三阴:厥阴、少阴、太阴;三阳:少阳、阳明、太阳。《伤寒论》据此提出三阴三阳病症。中成药中有“三才丸”方出自《儒门事亲》,药为人参、地黄、天冬三味,取天、地、人之意。 4、“四象说”对中医学的影响由于“四象”是从“二仪”产生,所以准确的含义是阴中之阴、阴中之阳、阳中之阴、阳中之阳。除此之外,还有四时、卦画、筮数和物质等方面的含义。为便于对比理解,特列表如下: 两仪天、阳地、阴 四象阳中之阳 阳中之阴阴中之阳 阴中之阴 (表述) 老阳少阴少阳老阴 (四时) 夏春秋冬 (卦画) (筮数) 九八七六 (物质) 火木金水 天四象太阳为日 少阴为辰少阳为星 太阴为月 地四体太刚为火 少柔为土少刚为石 太柔为水(1)引入医家,未成主流古代医家将“四象说”引入医理,不乏其人,如明张介宾,清邵国珍等,但并没有成为医家主流。
(2)提出阴阳互动原则“四象说”在医理中的重要作用,在于启示人们,除了要看到并重视人体的阴阳之外,还要看到并重视阴阳的互根现象,明了其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中,又有阴阳”的复杂道理,从而将“阴阳学说”推向了一个更深的层次。 (3)“四象说”还有一个隐性的作用,即为“五行说”产生提供了基础和比较的对象。中医学最终选择了更具理论优势的“五行说”作为自己的理论根基之一,并与阴阳说相配合。使中医理论更趋完善。 5、“六爻说”对中医学的作用 (1)六爻模式催生了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素问》在此启发下建立“六经”经络学说。《灵枢》则将其分成手足各六经,即:十二经脉,并将其与脏腑完整配应。(1973年马王堆出土帛书则只有《阴阳十一脉灸经》) (2)六爻模式启发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产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根据三阴三阳学说,归纳出六经病,即三阳病: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阴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这是根据外感热病在演变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征候,依据所侵犯的经络、脏腑、病变的部位、受邪的轻重、邪正的胜衰,分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总结出的六个不同征候类型,从而形成中医六经辨证论治的基本体系。
6、八卦说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延伸 (1)八卦与人 卦名 乾 坤 坎离兑艮巽震 性质 健 顺 陷丽悦止入 动 人伦 父 母 中男 中女 少女 少男 长女 长男 人身 首 腹耳 目口手股足脑 脾肾 心肺胃肝胆 (2)人身八卦关于人身八卦,一般讲得比较简单,如《说卦传》中只言:“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3)坎离为中医学之主干两卦后世医家则主张:震为命门、巽为肝,坎为肾(水),离为心(火);此种解释更合中医诊治之道,如坎离不交(心肾不交)则为病因之一。也有医家认为气为坎中之阳,血为离中之阴,心肾是血气流行的主要器官。故中医十分重心肾相交,即济则合,未济则病;中药中也有交泰丸、坎离丸等。 (4)中医药学中另有奇经八脉说,四诊八纲说。医门八法说(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卦神方、用药八阵说等等,均受八卦模型的影响。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易文化对中医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这种影响有些比较直接,有些较间接,但总体而言,则为中医学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石与文化框架。 三、医易相关的历史沿革医易相关,历史悠久,不下2800多年,其源头便在《周易》。
回顾一下医易源流,对比较系统地了解中医药中的易文化,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1、《周易》,医易相关的本源医与易的最早结合,始见于《周易》经文之中。在六十四卦中,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医理的卦竟达39个之多,这充分说明在《周易》成书的漫长岁月中,直到西周初年正式问世,医学方面的内容 在《周易》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到了战国时代,《易传》成书,在《彖传》、《象传》、《系辞传》和《说卦传》中,也涉及到医学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医易相关的观点。 2、《内经》,医易结合的开篇成书于西汉初年的《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第一部经典,就其成书过程而言,它是一部跨越世纪的作品,不仅是中医理论的开山,也是医易结合的开篇。 周易文化与中医学 第一节、易文化择要易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周易》一书;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易学与易文化。 一、《周易》的性质 1、《周易》是中国上古时期三千年文化的集大成。中华上古文化有过三次综合: (1)以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为标志,综合了中原原始文化; (2)以甲骨文文化为标志,综合了夏、商、周青铜文化; (3)以《周易》为标志,综合了中国早期符号文化、占筮文化和哲学萌芽,是中国上古文化最详尽和深刻的一次总结。
2、《周易》的两大部分与双重属性 (1)两大部分:《周易》,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提法。狭义的《周易》指的是《周易古经》,广义的《周易》则包括《周易古经》(简称《易经》和《周易大传》(简称《易传》)。 (2)双重属性:《周易古经》,成书于殷周之际。这是一部占筮书,通过一定的筮法起卦和占断,即利用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来预测吉凶。这标志着古人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力量,由迷信转向科学萌芽的人类觉醒,是科学萌芽与迷信相混杂的一种认知体系。春秋战国的大圣人孔子及其弟子们熟读《周易古经》, 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