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的代表

佚名 次浏览

摘要:摘要: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代表。关键词:自强不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基因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的代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时代有其独特的现代意义。

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的代表

摘要:自强不息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和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代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和溶化到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是中华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标志。作为文化基因的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锤炼和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品格、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诸夏周易文化研究机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有利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有利于铸就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

关键词:自强不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6)-05-0124-04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由于多元一脉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包含诸多基因的体系。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的代表。

一、“自强不息”一词的来历

“自强不息”一词最早出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乾•大象》)。“天”,指宇宙,包括大自然的更替、日月星辰的运行和云雨风雷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行”指的是“道”;“天行”即“天道”。“健”指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和运行不止。古代人们在生产生活中观察和体悟到昼夜更替、大自然的春、夏、秋、冬四季周而复始的变化,日月星辰的运行等。天按其固有的本性永远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天道”的变化显现出生生不息、运行不止、蓬勃向上。君子应效法天道,像天一样具有坚忍不拔、永不停息的品格,要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永不懈怠。源于“天道”的“人道”应效法“天道”。“天道”的特点是“健”。“健”是“天道”固有的本性。君子从天道得到启发,但要达到或获得“人道”,需要经过长期的艰难修养。“自强不息”并不是君子天赋的、与生俱来的本性,而是需要在改造自我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和培养而得来的。

二、自强不息文化基因的起源与演变

关于自强不息文化基因的源头,可追溯到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神话和传说,如“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等。这些神话和传说反映了人与自然、与天神、与命运的顽强搏击和苦苦抗争,表现出知难而进、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可见,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已经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神话和传说中隐含的自强不息文化基因,融化到中华民族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中华民族真正自觉地从理论上推崇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实践中践行此精神的,始于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孔子反对消极无为,提倡积极有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甚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治学上,孔子强调“学而不厌”、“为之不厌”,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论语•述而》),自己虽然“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论语》),认为“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却要求自己“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论语》),达到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境界,渴望求知,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在人生理想追求方面,孔子强调自立自强,孔子强调“反求诸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

孔子在立己的同时,注重立人,如“夫仁者诸夏周易文化研究机构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的代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孔子通过好学笃行,做到了“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随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奔走于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做不息,整理《六经》,办私塾、广授门徒并因材施教。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先贤自强不息的精神,反对自暴自弃。在治学强调从立身开始,“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只有先立身,才能平治天下。孟子认为,“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于后世,我……如舜而已矣”(《孟子》),并通过自己自强不息地努力,成为仅次于至圣先师孔子的亚圣。在治学修身的途径上,通过艰苦地磨炼。孟子认为堪当重任的人物,“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反对与自强对立的自侮、自毁和自伐,“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孟子》)自侮、自毁和自伐是个人、家庭、和国家毁灭的原因。除孔子、孟子等人的自强不息的理论和实践以外,还有伍子胥的“人众者胜天”、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苏秦的“悬梁刺股”、匡衡的“凿壁借光”等等自强不息的践行和精神。

荀子继承和发展了自强不息,应把人和自然区别开来,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即人类应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来为人类服务;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主张“明分使群”;在认识论上,主张“心有征知”;在治学修身上,以“积善而全尽”的圣人作为学者奋斗的目标。荀子以后,自强不息的理论内涵进一步拓展,一方面个人奋发图强,积极向上;另一方面指国家自力图强。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开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居统治地位,其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为社会所普遍接受,使其从个人、儒家应具有的文化素质,拓展为整个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东汉的学者王充对自强不息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王充指出:“天地之性人为贵,贵其识知也。”(《论衡•别通》)即知是人和其他动物区别的显著标志。王充认为,知来自于学。“学之乃知”、“知物由学”,即通过勤学勤思、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获得知。南宋大儒朱熹将自强不息精神发扬光大。朱熹对自强不息进行了新的阐释,“天行,则见其一日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能也。

君子法之,不以人欲害其天德之刚,则自强不息矣。”“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地奋发图强。”“盖学者自强不息,则积少成多;中道而止,则前功尽弃。其止,其往,皆在我而不在人也。”(《周易本义》)朱熹对“自强不息”深入浅出的阐述,更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和践行。朱熹在著书立说中坚忍不拔、努力向上、开拓进取,践行自强不息的精神,成为理学集大成者。到了近代,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救亡和启蒙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当时社会各阶层高举自强自立的旗帜,其中许多有志之士把自强不息与爱国主义结合起来,使自强不息的文化传统彰显出时代意义。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把学习西方长处与爱国自强结合起来。以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以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为武器,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举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等,自立自强,抵御外患。以康有为、谭嗣同和梁启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从传统文化的自强不息找到了变法自强的依据,并同坚持“祖宗之法不可改”的顽固派展开论战。康有为认为“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资产阶级改良派想通过变法自强走向康有为《大同书》描写的大同社会。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用西方的进化论、发展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高举“振兴中华”的大旗,领导和发动了辛亥革命等,推翻了连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孙中山在其《建国方略》中,总结了自己为革命自强不息奋斗的经验教训,描绘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繁荣昌盛的宏伟蓝图,体现了自强自立的民族精神。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对内挖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外睁眼看世界诸夏周易文化研究机构,将学习西方与自立、自强联系起来,经历从“器物”、“制度”、“文化”向西方学习的变革历程,同时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得到传承,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内容———自强不息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自战国以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已经深入人心,为中华民族所接受和认同,不仅对社会精英,而且对于普通大众产生了持久而强烈的激励作用。自强不息浸透到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之中,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三、自强不息的现代意义转换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时代有其独特的现代意义。自强不息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思想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复杂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发达国家不仅注重硬实力建设,而且积极发展软实力尤其是文化软实力,来为本国国家利益服务。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已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时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时期。这使得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得更加紧迫和必要。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有助于提升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塑造民族的文化认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提供思想来源和动力支持。弘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解决当今社会其他力量所不能解决的一些特殊矛盾,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不是追求强加于他国、他民族的文化霸权,而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自强不息有利于促进全面深化改革。

作为一个“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难免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矛盾。如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自强不息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的代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某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体制是重要的原因之一。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制。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中包含着“革故鼎新”精神。“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传•杂卦》)。“革故鼎新”要求除旧布新,在社会领域强调社会变革或革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即如果能每天除旧更新,就要持之以恒。“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易传•彖卦》)是对汤、武革命的赞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自强不息强调改革创新,要求人们以一种革新的姿态,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而不能因循守旧,阻挡历史前进的步伐。这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自强不息有利于铸就中国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仁”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在自己的学说不能为统治者接受付诸实施时,仍然坚持“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即坚持独立人格、保持高尚气节。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孟子•告子上》),认为大丈夫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独立人格和气节。自强不息铸就的中国人民的独立人格被中华民族传商业机电论文承和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民族奋然前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基因。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