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

佚名 次浏览

摘要:<周易》中的创新思想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周易》影响了中国的思维,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

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张娟娟(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1)要】创新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周易>中有着深刻蕴含。<周易》中包含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统一,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统一,归纳和演绎的统一,还有对“象思维”的关注使<周易》具备了实现创新的前提条件,从实象,意象到器物的转化说明了创新的过程。<周易》中的创新思想对科技创新具有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关键词】中国哲学;‘周易》;创新思想;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B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330(2008)06.0024.03l《周易》对“创新”的理解和认识《周易》中包含着丰富的“变”的思想,“变”虽不一定是创新,但创新是离不开“变”的,且《周易》中“变”与“新”是紧密联系的,“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可见《周易》中的“变”就是创新。1.1《周易》的“易”思想关于《周易》之“易”,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种不同解释,各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现今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易之三义说”。汉代郑玄在《易赞及易论》中:“易一名而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不易”,指的是上述运动是客观的,均按一定的规律进行。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系辞上》)“阴阳,乾坤”各有其道,阴阳虽处于运化的变动之中,但其中的“道”是不可改变的。“简易”,《系辞上》:“乾以易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即乾坤之道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变易”,指天、地、人三才无时不变、无处不变,字宙正是在无限变化中。才生生不息的。统观周易六十四卦,无处不是讲变易。从古到今,把“易”主要理解为“变易”的学者很多。“变易”也最能体现《周易》中的创新精神。孔子在《易传》中也是处处强调变易的。在当代。金景芳教授也认为“《易》之名取于变易”,“交易、易简、不易皆自变易一义引申而来”其实,“变易说”确实影响很大,牟宗三在其《周易的自然哲学与道德函义》一书中就以为,“易即是变(Change)”,甚至有人还直接把《周易》解释成“变化之书”。如1965年由布洛莫尔德(JohnBlofeld)所译《易经》便题之为《neBookOfChange)。不易、变易、简易之理构成了《周易》的基本哲学观点和哲理体系,这三个方面是创新必须遵循的。1.2《周易》的“生”思想。《系辞上》说:“生生之渭易”。所渭“生生”就是不断产生新事物。“易”的运化一方面要遵循“道”,另一方面又要冲破旧道的束缚,促进“道”的“日新”。

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

清代李光地就认为《周易》是讲“生”的,他在《周易折中》中说:“一阴一阳,无时而不生生。是之为《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日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生生日新”就是指事物产生后不断发展并且到一定程度就发生质的变革,又产生出新事物。众多学者把“生生日新”精神理解为一种创新精神,如张岱年先生指出,作为“天地之大德”的“生”的本意是创造。承认“生生之渭易”就是把世界和人生都看作不断创新的过程。刘仲林把“生生日新”视为中华民族创新的文化渊源。“生生日新”的思想使人们比较容易接受进化和变革的观念,相信推陈出新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这对创新是极为有利的。“自强不息”意即天体永远不停地运动,道德修养高的人应效法天体。依靠自己不断强大,永不停息。“自强不息”思想激励人们为了国家、民族的强盛而努力奋斗,不断进取,歼拓创新,故“自强不息”思想是巾华民族变革创新的精神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哈佛[收稿日期]2008—10.07【作者简介]张娟娟(1982一),女.河南安阳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07级中国哲学在读硕士。专业方向:中国哲学。*此文为郑州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张娟娟:《周易》的刨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25大学演讲时所说:“我们的先哲通过观察宇宙的变动不拘,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变革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

”正是具有了“生生B新”、“自强不息”的思想,中国才有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领域、各个方面的各种各样的创新,中华民族才能历经磨难而绵延至今。因此,“生生日新”和“自强不息”的思想确实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原动力。2《周易》与科技领域创新2.1《周易》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纵观我国的科技发展史,16世纪以前,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是远远领先于西方各国的。这让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感到惊奇,他说:“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主要是科学家们得力于两个法宝,一是以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代表的形式逻辑思维方法;一是以培根为代表的科学实验方法。”爱因斯坦说,这两个方法显然中国的贤哲都不具备,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西方科学家做出的成绩,有不少被中国科学家早就做了出来。原因之一就在于:中国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鼯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所以中国古代科学家能够更早更快地破译许多宇宙之谜。虽然《周易》本身并不是专讲自然科学的专著,可它的确为古代科学家们提供了认识和研究自然的精湛思想武器。《周易》哲学思想为中国古代科学家们提供了先进的哲学世界观.作为他们探讨宇宙和生命奥秘的指导原则。

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

如前面已有所论述的大化流行的变易思想、生生日新的宇宙发展观、物极必反的矛盾转化思想、仰观俯察穷理尽性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等等。这一世界观较之西方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对科技的发展有更大的促进作用。2.2《周易》中的创新性思维方式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具有重大价值创新的关键是要有创造性思维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创造性想象的积极参与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环节,因为创造性想象提供的是事物的新形象.并使创造性思维成果具体化。如果说《周易》的重要特色在于创新,那么,《周易》创新的基本途径就在于想象:由象人手.触发想象.激发灵感。“象”及由此形成的“象思维”正是《周易》思维的重要特点。“象思维”是《周易》思维的重要特征,符合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许多学者认为,“象思维”是构成《周易》的思维文本”,《周易》“象思维”的特点就是从象出发,在象的流动与转化中,并最终通过超越象,达到思维目的创新。《周易》中的“象”的多义性恰恰符合发散性思维的特征。概念思维由于概念的确定性,极易产生思维定式,阻碍思维的创造性飞跃,而“象思维”的流动性和灵活性,易实现从一物向另一物的迁移,在动态中把握对象。“象思维”的优越性在于能启示联想,最终促成发明与创造。

这种创造过程是通过“观、取、见、拟”的方法实现的。这种“观物取象”“观象制器”的方法被孔子总结为《易》的三项功能,“夫易,开物,成务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冒天下之道”(《系辞上》)。在《周易》看来,卦象具有启发诱导制作人类文明器物的功能,或可说人类文明史就是在一部易象的启示下不断的创造演进史。《周易》的思维体现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统一,而创造性思维既是逻辑思维的核心和最高形式,也是非逻辑的创造性形象思维和直觉、灵 感、顿悟这些思维形式的整合。创造性思维综合 了各种思维形式的共同特点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成为人类认识尤 其是自然科学认识的基本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在 人类的各种发明创造中只是起作用的思维形式之 一,而且从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义看,真正起作用 的恰恰是能启动联想的“象思维”。 通过观察,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寻找事物的 本质和规律是《周易》的一大特色。早期中国思维 观察能力的训练是沿着辫物的方向发展起来的,而辨物是离不开“象”的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事物的本质要通过它的 现象表现出来。《周易》向世人提供了一种功垂千 秋的认识活动工具——卦爻符号,它有四个特征: 物象化、人格化、时空化和理想化。这四个特征使 想象既具有物质基础又倡导人的主体精神.既为 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又使想象规范,合乎逻辑, 从而为创新提供了必备条件。

24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皓年《周易》的创新思想及其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价值娟

当然重整体直观的 《周易》并不排斥灵感,相反,它极为重视灵感的作 用。伏羲画八卦,文王“因而重之”作《易》就是创 新,在此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象、意、理在 《周易》中的巧妙联想与有机互动.还可以现发现 它对围绕创新要求而启发灵感和创意的能动影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周易》中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对于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这些都是毋庸 置疑的。但在围绕《周易》和科技的研究中,学术 界有明显分歧的是关于《周易》中有无演绎思维的 26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 问题,例如杨振宁教授于2004年9月3日(2004 年文化高峰论坛》上所作的报告提出:“易经影响 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所以这个影响是近代科学 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杨教授反复强 调论述的要点之一是《易经》和中华文化有归纳而 无演绎。持这种观点的人占极少数周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赞成杨 振宁教授的观点,认为《周易》没有演绎思维,故而 《周易》影响了中国的思维,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2004年11月6日中华文化复兴研究院的龙雨辰、 杨振宁教授的公开信》,明确指出了中华文化有演绎,《易经》有演绎,并且历史证明了《易经》并没有 阻滞科学的发展,从此拉开了论战的序幕。

之后, 《周易》是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还是促进了科学的发 展的论争一直没有停止过。笔者认为《周易》不仅 有归纳,而且有演绎。《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经典著作。其意义博大精深,其理论体系结构严 谨,其理论思维形式、内容丰富。 春秋时期的《左传》、《国语》记载着战乱中的 诸侯、王公、士大夫应用《易经》卦与卦间归纳演绎 推理进行思维。严复、胡适等前辈也肯定过《周 易》的演之始生也。《周易》的演绎思维和西方的 演绎思维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赞同某些专家 “东西方的思维路线不同”的观点,但是不能因为 《周易》的演绎思维与西方不同,就否定《周易》的 演绎思维.把其看成阻碍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也 是欠妥的。当然,能在学术界大师级的人物之间 引起争论本身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周易》在科技 发展史是有着巨大影响的,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 还会有巨大的潜力有待开发。而争论的意义也并 不在于《周易》是否促进科学的发展,而是在于我 国如何采取适当的措施把科学技术搞上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人们的观 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在求生存、 求发展的社会实践中增强着自主、自立、权益和竞 争的意识,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一扫 “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焕发出人们的主观能 动性和创新精神。

但是,守旧、封闭僵化的传统观 念、思维方式仍积习甚深。不能否认,保守的心态 有时候也会产生正面价值,生活中我们也需要适 当的保守,但过分地强调这一点会使人更加故步 自封。新时期新思维,我们在呼唤创新,研究创新 的时候,决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主体创新思维的 制约。我们的当务之急在于开动脑筋,深度挖掘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品,挖掘《周易》中的创 新资源,让其在各个领域的创新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同时,我们也必须着眼于世界文化科技发展 的前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民族文化的传统, 汲取世界各国的优点和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都 要有所创新。最主要的还是要学习、研究别人是 如何创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如何能培养出 具有个性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以提高 我们自己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树人.喻柏林.周易的象思维及其现代意义[J].周易 研究.1998(1):1—8. 【2]李玮如.周易 系辞传的“象”思维及其现代意义[J].周 易研究,1998(4):37—45. f3]刘仲林.“创新”的中国文化渊源[J].天津师范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1.4. 【4]谭德贵.多维视野下的周易[M1.济南:齐鲁出版社. 20(J5. [5]吕绍刚.周易阐微[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 [6]唐明邦.周易评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5.8. Slightly Discuss InnovationThought ZhouYi ItsValue TechnologicalInnovation Domain ZHANG Juan—Juan .(Public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zhou 450001,China) Abstract:The creative th.ught hasIany implied meanings Chinesetraditi.nal I_H’k Zh(uyi.In book,tilecreative dought im- plied unitiesnf logicalthinking imagethinking;the fonnal logic dialer‘tiealh)gie:induction deduction.Itex- plained creationfrom realthinking.meaning thinking utensilsthinking.The creative though!of Zhouyi had agreet inlluenee anti pta)nlotive effect IJn scienceinnovation. Key words:Chinese philoH)1)hy,ZhouYi,Innt)ration thought.Scientifi( let:hnnh)gieal]nnnvation[责任编辑:时悦]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