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又见“大家小书”

佚名 次浏览

摘要:《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一):听何教授讲中国文化史——又见“大家小书”《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三):读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四):历史不可假设《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五):看何先生讲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又见“大家小书”

《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10篇

《中国文化六讲》是一本由何兹全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页数:1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一):听何教授讲中国文化史——又见“大家小书”

最近又拿起一本大家小书系列开始看,就像封面写得——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第一个“大家”说的是大师级人物,第二个“大家”是指群众百姓。大的文字给大家讲文化、讲历史、讲人物。“小书”的意思,我认为是篇幅上不大,开本上也不大。正如书上写得,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非常有必要。

这本书的作者是何兹全,我搜了一下,何老师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这本书没有拘泥于某一朝代,而是着眼于中国文化,从夏商周开始,一直讲到近代,可以说把中国文化发展历程说得非常详细了。这本书分别在2004年和2008年,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发行过,这次的版本是2018年最新的,想必是首次纳入“大家小书”系列,想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吧。令人难过的是,出版前两个版本是时候,何教授还健在,而如今这个版本,他自己却看不到了。

全书分为六讲,更像是六节课,可以当成是在上一位老教授的大师课。在这短短的六讲里,作者从影响中国文化素质的两个根源,讲到国家形态,再说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条主流、中国的城市复兴和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新思潮,最后谈了下他对于中国文化的未来的看法和几点畅想。总结下来就是讲了产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和环境,讲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特点和发展,也嘹望了中国文化的未来。每一章节主题非常鲜明,讲述清晰,事例丰富,引经据典也有出处。对于大家充分理解这本书的内容,有很大帮助,也能看出何教授的理论体系非常完备和庞大,让人望尘莫及。虽然只是一本书,但可延伸的内容却远远不止一本书。

从我个人来讲,看完这本书,不仅了解到了中国思想文化的演变,更是了解了一部历史,因为书中的脉络很清晰,顺着时间线读下来,循序渐进,整个历史发展进程就很容易掌握了。尤其是每一小章节后的总结,就是帮助你归纳了这部分内容,很精华的存在了。说是文化六讲,展开说就是思想文化六讲,把思想文化再和社会经济、制度联系到一起,加深我们的理解。我唯一觉得有点儿头疼的地方是,引用的文言文,我得看好半天……嗯,是我自己的原因。还有一个遗憾,这次看得快,没来得及做笔记,等二刷的时候,笔记补起来~~

《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二):中国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

文化这东西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并不具体且很模糊的东西。诗词歌赋等文学体裁是文化,衣食住行是文化,地质风貌亦可是文化。若是真的想要给文化这东西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其实还真的是很不容易的。

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前行的,与我们通常所说的文明又有一定的不同。它的开始形成时间显然要比文明要长久的多,并且范围也更宽广。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相比较而言只能比其更长。那么在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它的起源于何处?发展的过程如何?以及未来的方向又在何方?

在“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中国文化六讲》一书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何滋全先生将用六个章节,六堂与文化讲座来为读者阐述其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所做的学术研究。上述所说的三个问题,也正是何滋全先生在他的书中所要讲述的。

我们常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是这条著名的河流灌溉的黄河平原孕育了伟大的华夏文明,产生了中国文化。农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形成的重要根源,是一股重要的外在力量。而内在力量的发展,则是取决于家族本位,他对于中国文化历史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力。农耕生活与家族本位是影响中国文化素质的两个重要根源。

中国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前行的。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几经起起落落,期间有诸多其他民族的文明与文化融入其中,这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诸多新鲜血液,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的发展,但是整体的主流血脉还是没有改变的。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用炮火轰开清政府的大门之后,同时也将西方文化带进了中国,形成了激烈的碰撞,也开始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在当下的社会发展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了新的历史使命,学习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这一点倒是与作者在书中的最后一章中国文化的未来中所提到的内容不谋而合。

此书并没有什么过多的长篇大论,短小精悍的写作方式倒是很符合“大家小书”系列的成书风格。若是想要快速高效的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这本书倒真的是不妨一读。

《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三):读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刊于2018年6月27日《光明日报》

2011年,百岁老人何兹全先生辞世。他当时被聘为鄙校国学院的学术顾问。 在我的记忆里,各级同学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对何兹老都非常尊敬,我自然也不例外。何兹老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世纪老人,生于辛亥、长于民国、学于海外、教于祖国。因为出身于山东菏泽的书香门第,他从大学就确定了要毕生从事历史研究杨振宁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读后感,三十几岁就成了傅斯年主持的中研院史语所的助理研究员。在上世纪30、40年代,在史语所工作可是许多学者求之不得的目标,可何兹老仍然坚持出国深造,回国后,已经是换了人间,他从此就一直在北师大从事历史研究工作了。

作为历史学者,用何兹老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走的是胡适、傅斯年、陶希圣、钱穆众家老师的路。”作为世纪老人,他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在经历着历史。在他的晚年,他的学术素养与人生阅历已经浑然交融,令后辈们仰之弥高。1995年底,在台湾“中研院”及台北“史语所”的邀请下,已经84岁的何兹老亲赴台湾,参加傅斯年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并为新竹清华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研究生们做了一个讲座。

这个讲座很快被整理成书出版,并不断再版,在一些读者看来,这次讲座的内容可能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前沿、创新点,也没有惊世骇俗的言论,但是,在我看来,这本名为《中国文化六讲》的小册子的内容十分值得玩味《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又见“大家小书”,非常有意义。一方面,这是一段祖国大陆历史学术界和台湾历史学术界交流的佳话,这样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在今天尤其显得可贵,值得追忆和纪念;另一方面,当时何兹老已经进入晚年,他实际上将此次讲座作为了他一生学术由博返约的初步总结,包含了他通过历史来评价中国文化的整体看法。在此后的十几年间,何兹老在很多场合对其中的部分观点继续做了深化,但这次讲座,最能传达他晚年对中国文化的总体看法。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看似朴素寻常,“卑之无甚高论”,但细读后却发现并非如此。在朴素的语言和精短的篇幅下有深意存焉。翻阅全书,脑海里会冒出许多有趣的问题:这本书的题目围绕“文化”展开,但却又是以历史研究的方式呈现,一位历史学家在总结毕生历史研究的时候,却以文化为核心,是何缘故?历史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偏偏选择这六个话题?是否足以概括何兹老的历史观念?为什么何兹老在最后一讲中,对近代史的走向做了大量的“假设”?等等,这些问题越深入琢磨,越觉得有意思,用一句当前比较时兴的话说就是,何兹老的这个小册子里,究竟有什么“微言大义”?

我们来看看这些论断。在开宗明义的第一讲里,何兹老认为影响中国文化特点形成的是两个根源《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又见“大家小书”,一个是外在的,即农耕生活;一个是外在的,即家族本位。我们当然可以说,这两个根源一个是古代的经济,一个是古代的宗法制度。但为什么这两点可以构成文化的根源?原来何兹老认为,中国文化里的天命、中庸等观念,都是建立在农耕生活基础上的;而文化中的忠孝、礼教、纲常等观念,都是建立在家族本位基础上的。这个论断,构成了本书的核心思想。

在此基础上,本书重点谈论了古代的政治文化,他用了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走向专制”。这四个字包括了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角度。从历时性角度看,中国古代的政治是逐渐走向专制的,在早期是不能简单概括为“专制黑暗”的,而是到了后期特别是明清时代,才最终确立了专制主义的政治文化;从共时性角度看,何兹老提出了三个”变量“,即君权、平民权和贵族权,这三个变量此消彼长,从相互制衡逐渐发展到君权独大,贵族权消失,民权衰落的结局。而何兹老进一步指出,推动“走向专制”的恰恰就是上面所说的农耕生活与家族本位两个根源,“君权就是家长权的扩大”。

而依附于经济、宗法和政治制度之上的,则是思想文化,何兹老再次显示了他高度概括、纲举目张的水平,他用四个概念就精要概括了古代的思想文化:天命观念、伦理思想、大一统思想和中庸之道。其中,前三个思想可以说概括了宗教信仰、道德伦理和政治哲学,唯独第四个中庸之道,则隐约透露了何兹老晚年的心法。在本书自序中,他说:“我现在深深地理解: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觉得中国文化异于西方文化之处,就在于中国文化中处处贯注着中庸之道的思想和精神。”

对于熟悉中国古代哲学的读者来说,理解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并不为奇。但我所措意的是何兹老为何对中庸之道如此情有独钟。作为一名以实证著称,以经济史、社会史为根基的历史学者,在晚年以中庸之道作为解码中国文化的精华、核心,这不能不引发读者的深思。

经过关于市民社会的第四讲,我在本书关于近代中国思潮的第五讲里,找到了何兹老如此玩味“中庸之道”的原因。在他看来,近代中国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个是由炮船带来的西方文化”,而近代思潮的重点,就是舶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交锋、碰撞、融合。众所周知,近代中国既是充满屈辱与激情的民族斗争史,也是思想蜕变、螺旋上升的社会发展史,还是充满着战争与变动的国家诞生史。对此,何兹老显示出了与一般历史学者不同的一面。

一般来说,历史是不容假设的,假设也是没有意义的。但在关于近代的这一讲中,何兹老却反复谈论近代历史的可能性,他意味深长的说:戊戌变法时期,假如能出现一个像北魏冯太后那样的太后,出现一个像秦皇汉武或顺治康熙那样的帝王,而不是慈禧和光绪,那么历史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假如民国初期,袁世凯不是一个有术无学的人,能够遵守约法、推行新政,那么历史又将完全不同;假如孙中山不是在59岁的壮年去世,而是能够晚死二十或三十年,北伐后的中原大战、国民党的独裁与内战可能会完全不同。

这些假设,完全透露了何兹老在耄耋之年对近现当代史发展的看法,如果历史可以改写,中国究竟有可能在哪个方面和现状“完全不同”?答案可以说“昭然若揭”;也透露了他为什么在本书中如此重视”中庸之道“。一位历史学家对历史的假设,显然不会是戏言或是幻想,而是他透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又亲身经历近代历史之后产生的沉痛的领悟。

至于本书的第六讲,则代表了何兹老对未来的期许和自信。我想,如果只把这本小册子看作是何兹老众多学术著作的普通一种,或是看作是中国文化的浅显的入门书,是远远不够的杨振宁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读后感,而是应当从何兹老晚年回顾一生的角度来读。当然,这也仅仅是我的个人看法。

在《中国文化六讲》的前言里,何兹老说:“要说点中国文化整体的东西,从古到今,中国人是怎样生活过来的,从过去看现在,从现在想将来,看看中国文化对人类有什么贡献,对未来还会有什么贡献。如此简单,如此而已。”用百年时光熔铸的历史沉思来看中国文化,这当然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我们的文化遗产了。

《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四):历史不可假设

用了一个晚上读完了何兹全老先生的《中国文化六讲》,不得不再提到“大家小书”从书理念,何老先生这本书真的属于一本小书,简单易读可以读得很快,但是从主题来讲,这又必然是一本“小书”无法承担的——何老先生讲得是“文化”。本书只有六个章节,全部是何先生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思想文化史研究室研究生所作的中国思想文化问题的讲座内容。六讲内容,围绕着中国文化的起源、背景、发展及未来前途展开探讨,可以说是比较全面,普及性的一面要强过学术性,适合想要对中国文化有个粗略宏观了解的读者。

我更感兴趣的是老先生在书里的论断性内容,比如,何先生认为,中国文化自始至终受到两个社会因素的影响,一是农耕生活,二是家族本位,这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一个是外在的根源,一个是内在的根源。另一个何老先生归纳中国文化的四条主流:天命思想、伦理观念、大一统思想,中庸之道。这些论断简单毫不拖泥带水,也是这六讲的主旨内容,然而,这些精简的内容却需要一个历史学家耗尽平生所学,深思而得之。除此之外,更多的历史资料的简略介绍,只能说比我们的高中课本更详实一些而已。我想这也是“大家小书”的真意,读者可以按需所取,而这本书里的精髓,即是何老先生毕生所学后的论断。

时间的车轮已经划到了2018年,何先生2011年已经作古。客观地来讲,文化讲座亦有时代性。很多老先生书里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这也是读者阅读时需要甄别的。比如,笔者很难理解,老先生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所做的假设,对于慈禧和光绪的争权,孙中山先生的早逝,以及对袁世凯的不满,在论述中出现多次。老先生甚至做出假设,如果慈禧、光绪联手,如果孙中山先生的思想能得到贯彻,中国许是会现实君主立宪,也许会现实真正的共和。我们都知道,历史是不允许假设的,时势造英雄,也许英雄的出现,是天意也是后世的定论。不管怎么样,太平天国失败了、义和拳失败了、戊戌变法失败了、洋务运动也失败了,而失败的原因,绝不可能是因为当时是中国没有一位明治天皇一样的人物。自然,慈禧与光绪的眼界和胸怀,对当时世界的认知是原因之一,甚至是重要原因,但是隔过这些历史尘埃回看过去,这绝不可能是决定因素。归根究底,中国文化心理因素、中国人的国民性、当时的历史环境……林林总总,每一个小的分支都不是那么容易下定论的,如果用六讲来归纳论述,显然太为难这本“小书”,而且也为难了十多年前写出这些文字的老先生。自然,对于国家的发展,他必有深切的感触,爱之深哀之切,然而,用再过将近十年的眼光来看,国运就像一个人的运气,如今我我们,已经不惧谈论痛苦历史,这就像一个人,大抵也是要走许多弯路才能真的认清自己。放在2018年来讲“中国文化”,我深信,讲义中的某些自然流露是另一番景象了。

时至今日,其实中国依然是家族本位,依然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种学院的排外,依然与建立在崇尚个人的心理基础上的西方不同,但是,我们也找到了适合自己文化心理的发展道路。很难说崇尚个人、追求自由是好与坏,在文化领域的探索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所以,今天我们读这样的书,不能独立于时代之外,自然也不能做出任何假设,只是客观地看待与甄别阅读即可。

《中国文化六讲》读后感(五):看何先生讲中国文化

文化是一个泛泛的词汇,还记得上大学时,一位老师在给我们讲课的过程中,要我们在这间教室里,找出尽可能多的各种文化,我们一番寻找,得出一个结论,建筑、文字、礼仪、服饰等等都可以形成其独有的文化体系,尤其自己的发展历程与衍变,并不断地扩充。中国文化,更可谓博大精深,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汇集的知识体系、管理体系、关系体系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我想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对中国文化了如指掌。近日阅读了何兹全老师的《中国文化六讲》,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加全新的认识。

这本书是《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简单的装帧下蕴含着极大的知识内容,六讲内容分别讲述了影响中国文化素质的两个根源、国家形态、传统文化的几条主流、中国的城市复兴和文艺复兴、近代中国的新思潮及作者对未来中国文化的思考。

本书内容虽然形成与上世纪九十年代,距今三十余年,但一点也不显得古老,由张永堂老师做的序让我们对何教授在本书中的内容和观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也从侧面了解到了何教授对文化研究的认真态度,这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精神。

随后,我们能翻阅到何教授做的自序杨振宁易经对中国文化影响读后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各个章节中的主要内容,对每个部分形成内容概况。

何教授认为,形成中国特有文化和素质的根源有两个,一个是农耕生活,另一个是家族本位,内外结合,共同影响。这两个因素的形成影响着中国后续的一切发展。

发展形成文化,文化促进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家族逐渐壮大,集权渐渐产生,酋长权、贵族权、部落成员权应运而生,并慢慢发展、成熟、衰败,这些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何教授和针对每个朝代的权力形式进行细致讲解,引经据典,让我们更细致地了解到了各个阶段的专制特点和问题。除了对每个朝代的文化发展进行讲解与对比外,何教授还将中西方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比较与思考,例如中国有没有“文艺复兴”,中国的“文艺复兴”大概是在什么时候、具有什么特点,与西方国家的“文艺复兴”有什么不同等等,喜欢了解这方面的读者可以形成笔记,然后查找更多的书籍去了解和学习。

“文化较量,总是先进的战胜落后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文化发展的进程也会越来越快,道路也会越来越宽,何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是有生命力的,有光明前途的”,现在很多外国友人都很喜欢中国文化,甚至不远万里来学习,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坚守、发扬我们自己的文化,让世界更加客观地了解中国,了解我们的中国文化。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