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在前面:这是个新专栏,主讲传统文化课。在中国无论是讨论天文、历法、音乐、建筑、医学等等,都能从周易里找源头和指引。而且,周易还可以进行数学的解释,可以跟科学相联系,可以跟“二进制”相印证。有人可能疑惑了,《易经》和《易传》听起来如此接近,怎么区分?简单类比,《易经》是教科书,《易传》是参考书;《易经》是古文经典,《易传》是白话解读。
:亲近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携手同行|荐读
写在前面:这是个新专栏,主讲传统文化课。我从2008年开设传统文化讲座,到2015年开全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选修课,也创造了三五秒钟听课名额一抢而空的小噱头。其实,九年来一直尝试的就是希望在好玩与严肃之间走出第三条道路,也许管窥蠡测,写得并不专业,也许步履蹒跚,无法妙笔生花。不过亲近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携手同行。
一
朋友,你想推演三生三世吗?
朋友,你想信步四海八荒吗?
走过路过莫错过,今天开讲《周易》课。
提到中华传统典籍,大家耳熟能详、张口就来的无外乎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再专业一点的同学可能会提到《笠翁对韵》、《龙文鞭影》或者《菜根谭》。不过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被奉为经典的首推四书五经,这几本书是如此的经典以至于从封面里隐隐约约可以读出一些推荐词,比如“美好人生,从这里开始”“早一天开始,早一点成功”或者“十年寒窗必备宝典”等等。
要说五经里最神秘的也最能引起大家好奇的,非《易经》莫属。其他的几本经书都是语文课比如《诗经》,或者历史课比如《尚书》和《春秋》,或者文明礼仪课比如《礼经》,或者音乐课比如《乐经》(教材后来还给弄丢了,课程取消六经变成五经),唯有《易经》属于思想政治课,内容形而上,语言哲学化,包揽天地,通晓古今,被奉为六经之首。
而且周易不光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也就是说可以拿来指导实践和安排现实生活。在中国无论是讨论天文、历法、音乐、建筑、医学等等,都能从周易里找源头和指引。中国人的生活也离不开周易,无论是结婚生子、买房置业、考学求职、公司开张、孩子起名,无不需要个黄道吉日或者相生相克的解读,最好有懂周易的专家能够指点迷津,所以现在的各类国学班和总裁班,也多半都含有《周易》的课程。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你不了解周易,你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否极泰来”,什么叫“潜龙勿用”,什么叫“亢龙有悔”,怎么是“飞龙在天”,为啥叫“九五至尊”等等等等,一点不懂也很尴尬。
八卦占卜的神奇经久不衰,几千年过去,从大学者到小摊贩一直苦苦演练,也在无意之间解决了部分人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而且:亲近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携手同行|荐读,周易还可以进行数学的解释,可以跟科学相联系,可以跟“二进制”相印证。“二进制”大家多少知道一点儿,没有它就没有今日的计算机世界,周易居然可以跟二进制扯上关系,这就更加厉害了。
总之,周易确实很牛掰,不服不行;周易确实很重要,不讲不行。
二
首先,我们看看周易从哪里来。
周易,顾名思义,肯定和周朝有关系。有个经典说法大家估计也都会背诵,“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几句出自司马迁一个帖子,叫《报任安书》,他经历了冤假错案,身心俱残,投诉无门,一腔热血全铺在这份书信形式的帖子上,他通过总结发现一个惊人的秘密:流芳百世的经典都是在人生失意的时候完成的!毫无疑问,自己目前已经具备了成功人士的……外部条件!毕竟自己现在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状态,所以他立志要写出一本树立江湖地位的秘籍——葵花……不对,应该是《史记》。
经过上千年的验证,大家形成基本共识,司马迁记载的东西可信度非常高。他提到了“周易”来源,想来自有道理,我们今天讲的周易也认为来源于周文王。
看过《封神演义》的朋友都熟悉一个桥段,周文王被囚禁在商纣王的首都朝歌,大儿子姬昌被剁成肉酱包成包子,文王含泪吃下才得以释放:亲近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携手同行|荐读,他就是在被囚禁的日子里推演周易。按照这个判断,既然他是推演,那周易早就存在,只是在文王时期发扬光大。
再早一些,还有说法。伏羲时期,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伏羲依照着演绎为八卦,大禹时期,洛河浮出神龟,背上驮着“洛书”,大禹根据此书治水,划分了九州,这就是“河出图,洛出书”的故事,记载在《易·系辞上》中,而河图洛书就是周易的雏形。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周易的威力很大,配合上八卦图,可以定九州安乾坤,不过从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就是我们提到的周文王在监狱里干的事情了。
三
接下来,我们说说周易是干嘛用的。
一说起周易和八卦,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算命。
也不怪大家,很多人对学科和学问的认识肤浅到自己都难以想象,比如一听到对方学中文,就让人家背两段;一听到对方学外语,就让人家来两句;一听对方学金融,就让人家推荐股票;一听对方学心理,就露出一个傻兮兮的微笑让对方猜猜自己在想什么……
对八卦占卜的误解也在于此。周易算命也不是简单的画个八卦图蹲在街边,指着路过的人故作神秘说“小伙子,看你骨骼惊奇相貌奇特,将来必是大富大贵之相……哎,不要走啊,我注意到你印堂隐隐发黑,近期可能会有血光之灾……哎呀,不要打人嘛……”
不过就是算命占卜,也并没有那么简单。
算命占卜这个事儿,全世界都有,因为对于未知和陌生的世界,我们很容易缺乏安全感,于是就很希望得到高人指点,于是就希望未卜先知,于是就希望逢凶化吉,那就需要占卜。占卜在全世界有各种各样的手法,西方有占星术,东方用占卜法,当然还有占梦、占物、占风、占耳鸣,以及棋子、牙牌、铜钱、抽签、测字等等不一而足,各有千秋。
“占”意为观察,“卜”是烧烤龟壳的声音。占卜的方法就是找了乌龟壳或者兽类骨头,钻眼然后用火烧,钻过眼的龟甲和骨头就会有裂纹,就有了形状和走向,这时候就出现了需要解读的内容。
当然,也可以用蓍(shi)草易经前文化属性数学,也就是找五十根草,一半长,一半短,随意拿掉一根,剩下49根,然后任意分成若干堆,这时候也出现了需要解读的内容。
为什么非拿出去一根易经前文化属性数学,分组也是随手分,看似没有科学而言,其实蕴含了随机这一重要原则。
这时候问题来了,龟壳烧完了,裂纹和走向也有了,蓍草也分好了,有了解读内容,却没有解读答案,怎么办?
这就需要有解读专家,也就是巫师,但是巫师也不能信口开河信口雌黄,要有依据和标准,接下来就是周易大显身手的时刻了。
四
下面,我们说说周易到底是个啥?
周易其实是两本书的统称,第一本书是《易经》(别写成《易筋经》,版权属于少林寺),另一本叫《易传》。
有人可能疑惑了,《易经》和《易传》听起来如此接近,怎么区分?“经”和“传”有什么不同?
简单类比,《易经》是教科书,《易传》是参考书;《易经》是古文经典,《易传》是白话解读。
所谓“经”就是永恒不变的经典,各门各派都有经典和教导,也就基本都有经书,比如佛教有《金刚经》和《心经》,伊斯兰教有《古兰经》,基督教有《圣经》,我们也有前面提到的四书五经,等等。
有了“经”就完事儿了么?不行,因为“经”是经典,语言太精练,内容太博大,天长日久就容易模糊,最后谁也看不懂,怎么办?
比如《易经》第一句,“乾。元亨利贞”, 啥意思?
再比如说《春秋经》开篇有一句“下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咋回事儿?傻眼了。
问题来了,看不懂啊!!!光有教科书还是不行啊!!!
这时候,就是“传”可以大显身手的舞台了。
所谓“传”就是解读和阐释,光有教科书还不行,还要参考书,因为教科书内容不一定看得懂,要解读和分析,《易经》有了,那就匹配了参考书,这就是《易传》;《春秋经》也要有参考书,这就是《春秋传》,左丘明写的参考书,就是《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
经和传两者并称,就是“经传”,所以有个成语叫“名不见经传”,就是小人物,籍籍无名。
比如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我们都很熟悉,这就是来自于《易传》,而不是《易经》,统称说来自周易易经前文化属性数学,就没问题了。
所谓算命,算的是概率,也就是对事物发展规律掌握后的科学预测。这么看,文王从八卦推演六十四卦,如同把扔八次钱币变成扔六十四次,根本上不断加大测算样本,让概率测算更准确一些。追溯文王演绎八卦,可以想象到三千年前的数学天才,孤独地坐在商朝的一间囚室中,每日演算日渐消瘦,苦苦思索朝空中扔一枚钱币正面的几率是多少,眯着眼睛的前方似乎看到的是中华文明的曙光。
五
当然,今天的我们立志摆摊算命看风水的大学生并不多,但是周易还是要了解一点,因为周易本身的另一功用更加重要,那就是“圣人之言,立命之学”,学周易以修身。
孔子爱读周易,曾经把自己那套翻烂了,当时的书简用牛皮绳串在一起,看的太多绳子都断了几次,留下“韦编三绝”的典故,足以看出孔子对周易的热爱,简直像看武侠小说一样不释手。
那周易究竟有什么魔力呢?我们今天又可以从周易中学到什么呢?
请看第二讲:《周易究竟讲什么?》
写在后面:每一段道路都需要有志同道合的陪伴者,这是缘分,也是运气,就像宋云和我,原来我们一起在新东方厮混搭档上课,后来一个去了高校,虽然并不怎么教书;另一个去了医院,虽然并不会看病。我们很少见面,却也算心意相通,因为共同的志趣如今又重新聚首合作,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携手同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都不是科班出身,不是专家和权威,所以肯定会有挂一漏万甚至讹误错解,我们愿意在批评和指点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