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思想,即一阴一阳之谓道。《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是伏羲氏所创。让我们用心品味国学经典,感悟人生真谛吧!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
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思想,即一阴一阳之谓道。
起源
《易经》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是伏羲氏所创。我们应该尊重伏羲,他的起点不仅高,还很全面,让我们永远可以遵循,这就叫做经。所以我们称它为群经之首是有道理的,他是诸子百家的起源,叫做群经之源。
我们常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而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把握纷繁人生和无穷宇宙的大智慧,而浅薄或智慧完全在自己。
伏羲氏所想的是宇宙人类的最高秘密:万物的由来。他看到太阳的东升西落,这种力量使得万物受到它的影响,好像它就是宇宙的根源。伏羲氏很想把这种思路表现出来,然而当时没有文字,他就把这个力量用一条连续的线来表示,所以一画开天的真正意义就是一画开天辟地。当伏羲氏用眼睛去观察宇宙万象,然后靠想象制造出一套系统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画,叫做太极。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阴阳转化
太阳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地球自己在自转,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的时候看不到,虽然那个时候伏羲并不知道这些,但是他最起码告诉我们:一个事物有我们看得到的部分也有我们看不到的部分。一正一反,一上一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他认为: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
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良久易经文化,终于一画开天,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孔子所作的《易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意思就是太极中包含一正一反两种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就是阴阳。太极生两仪中的“两仪”就是阴阳,伏羲氏认为一还是一,只是一有时候是一,有时候一会变二,所以阴就是阳,阳就是阴,阴可以变阳,阳可以变阴。其实世上所有的学问真的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上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而自然孕育的背后有一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太极是我们的共性,人再大不过是一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人人都是太极,甚至于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太极,叫做一字一太极。可见万物都是会变化的,里面有阴有阳。同一个中国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不讲信用;有时候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兴奋,有时候很沮丧。人有不同情绪的变化,同一个人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感觉世界很美好,充满了希望,有时候感觉到处都是坏人,很失落。同一个人也就是同一个太极,分阴分阳,其实坏人未必一定坏,有时候也会做好事,好人未必一定好,有时候也会好心办坏事。可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互动万物生
《易经》里有一句话,叫作自天佑之,吉无不利。意思是我们要自己去了解天理,顺从自然易经文化,就会得到吉祥,就不会有不利的后果。这就说明我们所重在人,在自己。其实《易经》就是把自然的规律转移到人方面的伦理。伦理从哪里来?从自然中来。伏羲氏认为这是阴阳的互动,是自然的孕育,是有两种不同力的交互作用,很自然就产生万物,且不断运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主宰。
一分为二,一生二,这两种说法看起来都对,但是细细分析起来就有很大的差异。一生二,很简单,太极生两仪,分阴分阳,二生三,三就是天、地、人三才,三生万物,这个三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很重要的。老子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用《易经》的思维来解释,一就是太极,是一切变化的根源;二是阴阳;三是阴阳互动的过程。如此一来,自然可以生出万物来。
其实中国人的很多思维都是从《易经》中来的。《易经》告诉我们,世界是由一构成的,可是这个一如果是单纯的一,就不会变化了,更不会有万物了,光有阴阳易经文化,如果没有阴阳互动,就不会发生作用,所以阳一定会跟阴碰到一起,阴会跟阳化合到一起,这样才能产生万物。
让我们用心品味国学经典,感悟人生真谛吧!